二级分页机制:内存访问效率挑战与地址转换解析
需积分: 14 13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5
收藏 575KB PPT 举报
"二级分页地址机制带来了内存访问效率下降的问题,从无分页时的1次增加到3次。操作系统通过地址变换实现进程间的地址隔离。线性地址经过分页机制转换,分为逻辑地址、线性地址和物理地址三个层次。在Intel x86架构下,每个页面大小为4096字节,通过页目录表和页表建立线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CPU提供硬件支持以加速地址转换。"
在计算机内存管理中,二级分页机制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分配内存资源。这种机制引入了页目录表和页表来实现从线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以解决进程间地址空间的冲突。线性地址是逻辑地址经过段地址左移4位与偏移地址相加后得到的,它在未启用分页时等同于物理地址。但在分页机制下,线性地址不再直接对应物理地址,而是通过页目录表和页表进行转换。
二级分页机制中,线性地址被分为32位的3个部分:22位的页目录索引、10位的页表索引和12位的页内偏移。页目录表包含4096个4字节的条目,每个条目指向一个页表的物理地址。页表也有4096个4字节条目,每个条目代表一个页面的物理地址。由于每个页面大小为4096字节,所以页表条目的低12位总是0,因为这12位表示页内的偏移量。
在二级分页过程中,CPU首先根据线性地址的前22位找到页目录表中的相应条目,获取到页表的物理地址。然后,使用线性地址的中间10位作为页表的索引来查找页表中的页框号,最后结合线性地址的低12位形成物理地址。这个过程需要3次内存访问,相比无分页机制的1次访问,大大降低了内存访问效率。
然而,尽管二级分页带来了效率上的挑战,但它的优点在于能够实现进程之间的地址隔离,避免了地址冲突,并且便于内存的动态管理和权限控制。通过地址变换,操作系统可以将多个进程看似重叠的线性地址空间映射到不同的物理地址空间,确保了每个进程的独立性和安全性。现代操作系统普遍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内存管理,以实现更高级的功能,如虚拟内存、内存保护以及更有效的内存利用。
2011-04-10 上传
2010-06-24 上传
2017-05-16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2-09-23 上传
无不散席
- 粉丝: 32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高清艺术文字图标资源,PNG和ICO格式免费下载
- mui框架HTML5应用界面组件使用示例教程
- Vue.js开发利器:chrome-vue-devtools插件解析
- 掌握ElectronBrowserJS:打造跨平台电子应用
- 前端导师教程:构建与部署社交证明页面
- Java多线程与线程安全在断点续传中的实现
- 免Root一键卸载安卓预装应用教程
- 易语言实现高级表格滚动条完美控制技巧
- 超声波测距尺的源码实现
- 数据可视化与交互:构建易用的数据界面
- 实现Discourse外聘回复自动标记的简易插件
- 链表的头插法与尾插法实现及长度计算
- Playwright与Typescript及Mocha集成:自动化UI测试实践指南
- 128x128像素线性工具图标下载集合
- 易语言安装包程序增强版:智能导入与重复库过滤
- 利用AJAX与Spotify API在Google地图中探索世界音乐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