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需积分: 42 7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302KB PDF 举报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式位置传感器,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光电转换,通过内部的光栅盘和两个光敏接收管来测量和解析旋转角度。这种编码器不提供绝对位置信息,而是通过输出三组脉冲(A、B和Z相)来反映角位移的增量变化。
其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基本结构:编码器包含两个光敏接收管A和B,它们分别对应光栅盘上的两个点,如A和B。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S2与光栅盘的光栅间距S0和S1有特定的关系。当编码器旋转时,光栅盘上的光栅线被照射,形成一系列脉冲信号。
2. 时序与相位关系:当光栅盘以恒定速度转动时,A和B输出的脉冲频率与光栅间距的比例保持一致,这使得通过分析输出波形的S0、S1和S2比例,可以推算出旋转的角度。即使速度改变,只要是在一个运动周期内,这个比例保持不变。
3. 确定运动方向与位移:通过比较相邻的A和B输出值,可以判断编码器的运动方向。当S0等于S1,且S2等于S0的一半时,说明编码器移动了半个周期,可以计算出角度和角速度。若S0和S1不等,就需要一个完整周期来获取这些信息。
4. 应用实例:鼠标就是利用类似原理工作的,通过检测滚轮的转动,提供增量式的角度反馈。
5. 分类:增量式编码器属于光电编码器的一种,还有其他类型的编码器如绝对式编码器和混合式编码器,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能提供绝对位置信息和信号输出形式。
增量式编码器因其结构简单、抗干扰性强、成本较低和长寿命的特点,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特别是在需要连续监测位置变化的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伺服系统、机器人、PLC控制等。然而,由于缺乏绝对位置信息,对于需要精确位置追踪的情况,可能需要配合其他技术使用。
2015-04-15 上传
2011-09-05 上传
2019-09-26 上传
2019-10-23 上传
2021-12-24 上传
2023-08-25 上传
2019-09-05 上传
学习未来分享未来
- 粉丝: 0
- 资源: 10
最新资源
- 探索数据转换实验平台在设备装置中的应用
- 使用git-log-to-tikz.py将Git日志转换为TIKZ图形
- 小栗子源码2.9.3版本发布
- 使用Tinder-Hack-Client实现Tinder API交互
- Android Studio新模板:个性化Material Design导航抽屉
- React API分页模块:数据获取与页面管理
- C语言实现顺序表的动态分配方法
- 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固溶体催化剂制备技术揭秘
- VS2013环境下tinyxml库的32位与64位编译指南
- 网易云歌词情感分析系统实现与架构
- React应用展示GitHub用户详细信息及项目分析
- LayUI2.1.6帮助文档API功能详解
- 全栈开发实现的chatgpt应用可打包小程序/H5/App
- C++实现顺序表的动态内存分配技术
- Java制作水果格斗游戏:策略与随机性的结合
- 基于若依框架的后台管理系统开发实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