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uts2 拦截器详解:方法过滤与示例

需积分: 3 2 下载量 1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8 收藏 822KB PPT 举报
"本文主要介绍了Struts2框架中的拦截器(Interceptor)的使用,包括其作用、定义、配置以及示例。" 在Struts2框架中,拦截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大约80%的功能都是通过拦截器来实现的。拦截器遵循面向切面编程(AOP)的概念,它允许在不侵入核心框架的情况下添加新的功能,提高了代码的解耦合度和可扩展性。拦截器的实现基于动态代理模式。 拦截器与Action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它们可以用来降低Action的复杂性,提高代码的重用性。例如,拦截器可以用来封装请求参数、处理文件上传、管理异常等。当没有为Action指定拦截器时,Struts2会使用默认的`defaultStack`拦截器栈,该栈包含了一系列预定义的拦截器,如处理请求参数、文件上传和类型转换异常的拦截器。 要定义一个拦截器,你需要创建一个类,继承自`AbstractInterceptor`抽象类或者实现`Interceptor`接口。主要的方法有: 1. `public void init()`: 初始化拦截器,通常在这里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2. `public void destroy()`: 销毁拦截器,释放资源。 3. `String intercept(Action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Exception`: 执行拦截操作。`ActionInvocation`对象提供了对Action的引用,通过调用`invocation.invoke()`来继续调用下一个拦截器或执行Action的`execute()`方法。 配置拦截器通常在struts.xml配置文件中进行,如示例所示,我们可以指定哪些方法应该被拦截,哪些应该被排除。在这个例子中,名为"m"的Action,其m1方法不会调用名为"methodint"的拦截器,而m2方法会调用。 拦截器可以通过链式调用来工作,即一个拦截器执行完毕后,会将控制权传递给下一个拦截器,直到到达Action的`execute()`方法。如果为Action指定了自定义拦截器,那么默认的`defaultStack`拦截器栈将不再生效,除非显式地包含它。 Struts2的拦截器机制提供了强大的功能,允许开发者在Action执行前后添加额外的操作,增强了框架的灵活性和功能性。通过合理的拦截器配置和自定义拦截器的实现,可以有效地管理应用程序的行为,提高整体架构的效率和可维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