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详解: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对比

需积分: 27 9 下载量 7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9 收藏 966KB DOC 举报
"这是一份关于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的课后习题答案,涵盖了各种概念解析和问题解答,旨在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概念。" 在计算机网络中,用户可以享受两种主要服务:一是连通服务,使得用户间的计算机仿佛可以直接相连,能够方便快捷地交换信息;二是资源共享,用户可以访问并利用网络上共享的信息、软件和硬件资源,极大地扩展了个人能力。 分组交换是网络中常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其特点包括: 1. 分组传送:报文被分割成若干等长的分组,每个分组前加上首部信息,便于在网络中传输和识别。接收端收到分组后,去掉首部,重组报文。 2. 无连接:无需预先建立连接,分组在网络中逐个发送,只在需要时占用通信资源,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建立和释放连接的额外开销。 3. 存储转发:路由器接收到分组后,先存储起来,然后根据首部中的目的地址查找转发表,通过合适接口将分组发送给下一跳,直至到达目的地。这种方式虽然可能导致一定时延,但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 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1. 电路交换:在通信开始前建立连接,整个通信过程持续占用线路,适合于对实时性要求高的连续数据流,如电话系统。但其缺点是线路利用率低,接续时间长,不适合突发性的、短暂的数据传输。 2. 报文交换:报文在交换机间存储并转发,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用户的通信,提高线路利用率,适合异步通信和多种速率终端之间的通信。然而,报文交换的时延大,不适合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 3. 分组交换:结合了电路交换的实时性和报文交换的灵活性,以较小的分组传输,减少时延,提高线路利用率,适应各种类型的数据传输。但分组交换也有增加时延和传输开销的问题。 这份课后习题答案详细解释了这些概念,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包括网络服务、数据传输方式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对于准备考试或深入研究网络技术的学生极具参考价值。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能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自己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