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精密定位技术研究:实时PPP与模糊度固定方法

需积分: 11 30 下载量 12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7 收藏 6.92MB PDF 举报
"这篇资源是关于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及非差模糊度快速确定方法的研究博士论文。论文详细探讨了如何提高GNSS定位的精度和实时性,尤其是在面对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下的应用。" 在【汶川大地-revit二次开发基础教程】这一主题中,虽然主要讨论的是地震后的测绘服务,但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和测量技术相关的关键知识点: 1. **IGS跟踪站**: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是全球GNSS观测站网络,用于提供高精度的GNSS数据,包括卫星轨道和钟差信息。在地震等重大灾害发生时,当本地的测站受损,可以依赖IGS境外站点进行精密定位。 2. **非差模糊度**:在GNSS定位中,非差模糊度是指相位测量中整数倍的波长部分,其正确解析对于实现高精度定位至关重要。论文中提到的新方法能更快速和可靠地固定非差模糊度,提高定位精度。 3. **精密单点定位(PPP)**:PPP是一种利用多个GNSS卫星信号进行单点高精度定位的技术。通过精密钟差估算和周跳修复,可以实现厘米级的实时定位精度,对于地震后的应急响应和灾后重建有着重要作用。 4. **大气延迟误差建模**:大气延迟是影响GNSS定位精度的因素之一,论文提出通过时域建模实现实时PPP中的周跳在线修复,即在考虑大气条件变化的同时修复数据错误,提高了定位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5. **模糊度固定**:论文提出了新的模糊度固定策略,能在信号中断后快速恢复模糊度,避免重新初始化,这对于维持连续定位服务至关重要。 6. **区域参考网增强的PPP**:将网络RTK(Remote Terminal Kit)与PPP结合,利用区域信息增强,提供快速精密定位服务,这种集成方法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7. **电离层约束的PPP模型**:论文提出的这一模型能缩短初始化时间,优化卫星端相位小数偏差的估计,对于缩短大规模、不均匀分布参考网的处理时间有显著效果。 这些知识点展示了GNSS在现代测绘和灾害响应中的核心应用,以及科研在提升这些技术能力方面的进步。通过二次开发,这些技术可以被集成到软件工具如Revit中,用于更高效、精确的地理空间分析和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