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接入因特网历程与计算机网络基础

需积分: 12 0 下载量 19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1.06MB PPT 举报
"我国在1994年4月20日正式接入因特网,到2003年6月,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数量达到2572万台,上网用户数达到6800万。计算机网络是信息化社会的基础,包括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IP协议与TCP协议、客户服务器方式等核心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基石,它通过将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实现了数据的高效传输和资源共享。1994年4月20日,中国正式接入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因特网,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网络信息化时代。短短几年内,我国的互联网发展迅速,2003年6月的数据表明,上网计算机数已达到2572万台,而上网用户数更是达到了6800万,展示了网络在我国的普及速度和影响力。 网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途径,也是实现社会信息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今,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重要基础设施。在各种网络类型中,如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其快速发展和技术核心地位,成为了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 因特网,即Internet,对全球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领域最重要的变革。它极大地缩短了人际交往的距离和时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以及社交方式,使得全球各地的人们能够实时交流和分享信息,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两种主要的数据传输方式。电路交换在通信开始前建立专用通路,适合连续、大流量的数据传输;而分组交换则将数据分割成小块,通过多个路径独立发送,更适合突发、小流量的通信。IP协议作为网络层的核心,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路由选择,TCP协议则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两者共同构成了互联网的基础。 此外,客户服务器方式是网络应用的常见模型,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器端响应,这种模式广泛应用于网页浏览、电子邮件、文件共享等场景。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对于深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构建了现代互联网的框架,并持续影响着网络技术的演进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