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软件质量:CMM/TSP/PSP实施策略与工业化生产前瞻

2 下载量 20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9 收藏 236KB PDF 举报
随着软件产业的演进,它历经了从结构化生产时代到以过程为中心的时代的转变。从70年代起,软件开发以结构化分析、设计、评审和测试为核心,随后在90年代中期,CMM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出现标志着软件生产进入了以过程成熟化为导向的新阶段。CMM模型分为五个等级,从初始级到优化级,帮助企业系统性提升软件开发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在此背景下,个体软件过程PSP(Individual Software Process)和群组软件过程TSP(Team Software Process)开始受到关注,它们分别关注个人和团队在软件开发中的过程改进。PSP侧重于个人专业技能的标准化,而TSP则强调团队协作和过程协调。这些过程改进旨在实现软件生产的工业化,预计到2005年,随着软件过程技术的成熟和面向对象技术、构件技术的发展,软件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将成为主流。 软件工业化生产时代的到来,意味着软件企业需要重视软件过程改善,将其作为核心竞争力。软件过程研究涉及组织人员、技术和工具的有效管理,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国际上,Carnegie Mellon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CMU-SEI)的CMM/PSP/TSP模型是这一领域的重要参考,特别是CMM,已经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的一项里程碑。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IEC 15504(SPICE,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Capability dEtermination)也是国际上认可的软件过程标准。 国内在软件过程研究方面也有所进展,借鉴并结合国际标准,推动软件企业提升过程能力。CMM/PSP/TSP模型在国内的应用有助于软件企业的持续改进,提高软件项目的成功率和客户满意度。 实施软件质量保障体系CMM/TSP/PSP的关键在于理解并应用这些模型,建立和维护标准化、规范化的过程,以应对软件工业化的挑战,确保软件产品和服务在全球竞争中的竞争优势。软件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改进策略,投资培训员工,提升软件过程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和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