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PLC第二讲—组成、工作原理与模块详解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5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8 收藏 1.46MB PPT 举报
本资源是关于可编程控制器的第二讲内容,详细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其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特点。首先,可编程控制器通常由中央处理单元(CPU)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以及可选的扩展部件组成。CPU模块是核心,包含微处理器和存储器,负责处理逻辑运算和程序执行。输入模块接收来自外部设备的开关量和模拟量信号,其中开关量信号如按钮、传感器等,模拟量信号则包括电位器和变送器提供的连续信号。输入模块通过光电耦合器等组件实现信号的隔离和转换。 输出模块根据负载类型,可分为驱动直流负载的晶体管、场效应管,驱动交流负载的双向可控硅,以及兼具两种能力的小型继电器。输出电流的额定值会受到负载性质和环境温度的影响。三种常见的输出电路类型包括继电器输出、晶体管集电极输出和双向可控硅输出。 PLC的工作原理基于输入处理、逻辑运算、输出控制的循环,即读取输入、执行用户程序、然后驱动输出设备。FX系列PLC型号的命名规则提供了产品特性的直观理解。在编程和调试方面,资源提到了编程器作为关键工具,它可以生成、编辑和存储用户程序,以及与打印机交互,生成梯形图、顺序功能图等。专用编程器分为简易型和图形化设计,而个人计算机程序开发系统则涉及多种软件,如编程软件、数据采集和分析工具,以及用于仿真和实时操作的接口。 此外,数据存取单元如FX-20DU-E具有用户友好的显示界面,可以实时显示系统状态和警报信息。这是一份全面介绍可编程控制器基础理论和技术实践的资料,对于理解PLC的内部结构和使用方法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