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复习精华要点总结

DOC格式 | 49KB | 更新于2024-08-04 | 196 浏览量 | 5 下载量 举报
1 收藏
本资源是一份针对51单片机的复习题,包含了填空题和判断题,涵盖了51单片机的基本特性、引脚功能、内存结构、定时器和计数器、中断系统、串行通信、机器周期与时序、接口模式、寄存器操作以及硬件配置等多个知识点。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解析: 1. **51单片机基础**:AT89S51是8位单片机,具有40个引脚。其系列芯片包括8031、8051和8751,其中8051通常是最常用的一种。 2. **存储器访问**:访问片外存储器时,ALE信号用于锁存P0口发出的地址信号,实现地址的传送。 3. **I/O口功能**:P3口是双功能口,既可以作为通用I/O口又可用于地址总线;P2口作为高8位地址总线口。 4. **系统设计与配置**:使用AT89C51时,如不外扩程序存储器,要使内部4KB闪烁程序存储器有效,需将EA引脚接+5V。 5. **键盘类型**:单片机系统中键盘分为独立式和行列式,行列式键盘通过扫描法或线反转法识别按键。 6. **串行通信**:推荐使用11.0592MHz的晶振频率,以优化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性能。 7. **复位后的寄存器值**:复位后,PC(程序计数器)的值为0000H,SP(堆栈指针)的值为07H。 8. **定时器**:在12MHz的振荡频率下,定时器方式2的最大定时时间为256us,且定时器有多种工作方式。 9. **通信接口**:51单片机有串行和并行两种通信方式,数据在串行通信中需要进行格式转换。 10. **机器周期和时序**:一个机器周期由6个状态周期组成,振荡脉冲2分频后,状态12周期代表一个时序周期。 11. **外设通信**:对于速度较慢的外设,中断方式是最佳传输方式,允许CPU在处理其他任务的同时进行数据交换。 12. **串行接口设置**:MCS-51的串行接口有四种工作方式,通过初始化特殊功能寄存器SCON来选择。 13. **寄存器功能**: - 内部RAM的位寻址区支持位和字节寻址。 - SCON寄存器用于控制串行通信,与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无关。 - PC寄存器存放将要执行的指令地址。 - TMOD寄存器的GATE位控制定时器的启动与停止。 14. **硬件要求**:8031与8051的主要区别在于8051具有内部程序存储器;8051的复位电路必不可少;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字节地址可同时进行字节和位寻址;中断源标志不会直接在TCON寄存器中显示;程序存储器并非仅用于存放程序,可能还有其他功能。 通过这份复习题,考生可以回顾和巩固51单片机的核心概念和实际应用技巧,为考试或项目开发做好准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