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测试与可测试性设计概述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3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7 收藏 1.82MB PDF 举报
"第五章集成电路测试与可测试性设计" 集成电路测试与可测试性设计是确保集成电路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在本章中,我们将探讨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测试与可测试性设计的基本概念: - 集成电路测试是指在给定集成电路输入特定的激励信号后,通过比较实际输出与预期输出来判断电路是否存在故障的过程。测试分为晶圆测试(对未封装的晶圆进行测试)和产品测试(对封装后的芯片进行测试)。 - 功能验证和测试不同,前者关注设计是否满足性能指标,后者主要用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缺陷。 2. 数字系统集成电路中的故障模型: - 故障模型是描述集成电路可能发生的失效方式。常见的故障类型包括连线短路、开路、逻辑门功能失效等。 - 缺陷是制造过程中导致故障的物理异常,如硅片上的瑕疵、光刻不准确等;故障是这些缺陷在电路功能上的表现;误差是故障导致的实际功能偏离正常;漏洞则指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可能导致功能错误。 3. 测试生成: - 这是设计特定测试向量(输入序列)的过程,以暴露潜在故障。测试向量必须覆盖所有可能的故障模式,以提高测试覆盖率。 4. 故障模拟: - 故障模拟是通过计算模型预测给定测试向量下集成电路的故障行为。它帮助评估测试的有效性,以确定能否检测出特定故障。 5. 可测试性设计(Design for Test, DFT): - DFT是设计阶段考虑的策略,旨在简化测试过程并提高测试效率。常见的DFT技术包括扫描测试、边界扫描、多电压测试、内置自测试(BIST)等。这些技术允许在生产线上更有效地注入和检测故障,降低测试成本。 本章将深入讲解每个主题,包括具体的测试方法和技术,以及如何通过可测试性设计增强集成电路的测试能力。理解这些概念对于集成电路设计者和测试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他们需要确保产品在出厂前达到高质量标准,同时降低测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