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移植问题与宏定义详解:从实例看代码兼容性

需积分: 0 20 下载量 5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0 收藏 4.79MB PDF 举报
本文档主要讨论的是"移植问题"在富士电机Fuji Alpha 5 SMART Plus用户手册中的处理方法,特别是针对不同编译器之间的代码移植问题。当在ARM架构上使用特定的编译器时,可能会遇到与非ARM平台兼容性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使用预处理器宏,如`#ifdef __arm`条件编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代码中定义像`INLINE`、`VALUE_IN_REGS`和`PURE`这样的宏,它们在ARM环境下被赋予特定的含义,而在其他平台上则保持默认行为。例如,`INLINE`宏在ARM上用于指示函数应该内联,而在其他平台则不会执行这个操作,从而减少了跨平台移植时可能出现的编译错误。 文章引用了《ARM系列处理器应用技术完全手册》作为参考,介绍了ARM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RISC微处理器设计的业界领先企业。ARM以其高性能、低成本和低能耗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嵌入式控制、多媒体、DSP和移动设备等领域。ARM公司通过转让设计许可的方式,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伙伴网络,如苹果、Acorn、VLSI等公司在其早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文档还回顾了ARM公司的历史,自1990年成立以来,ARM从一个专注于RISC技术的初创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技术领导者。它的嵌入式RISC核心ARM6系列的成功,以及随后与多家半导体公司的合作,推动了ARM架构在全球嵌入式解决方案中的广泛应用。ARM公司的知识产权和授权用户数量不断增加,1998年的上市标志着其商业成功的里程碑。 本文档不仅关注富士电机产品的移植问题解决策略,还深入探讨了ARM处理器在嵌入式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在全球技术市场的发展历程。这对于理解如何在不同平台上有效地移植和优化代码,以及跟踪ARM技术的最新动态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