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体的可信软件演化框架与动态评估

需积分: 6 1 下载量 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0 1 收藏 875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可信软件演化框架模型,旨在系统化地处理开放环境对软件可信性的影响。模型利用本体空间解决用户、系统和环境之间的语义交互问题,并通过预定义的规则评估软件行为的可信性,根据评估结果在软件生命周期内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该模型的应用实例和测试结果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在软件工程领域,可信软件是关键,尤其是在开放环境中,软件必须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条件。本文的焦点在于构建一个基于本体的框架模型,它支持软件的动态演化,以提高其可信性。本体在这里扮演了核心角色,作为理解和处理不同组件间语义关系的工具,确保了用户需求、系统功能和环境因素的准确匹配。 首先,论文介绍了如何使用本体空间来解决软件系统中涉及的复杂语义问题。本体是一种形式化的知识表示方法,可以清晰地定义和理解系统中的概念、属性和关系,从而帮助系统理解用户和环境的需求。通过在本体空间中建模,可以有效地协调用户、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交互,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其次,论文提出了预定义的规则集,这些规则用于评估软件行为的可信性。这些规则可能包括安全策略、性能指标、可用性要求等,它们可以动态地应用于软件运行时,以判断软件是否满足其设计目标。如果软件行为不符合预设标准,那么模型会触发调整机制。 然后,模型依据评估结果进行微观和宏观层面的调整。微观层次的规约制导是指在代码级别或组件级别的优化,例如修复错误、改进算法或调整资源分配。宏观层次的人机协同则涉及到用户参与,如通过用户反馈来指导软件的演化方向,或者通过自动化的智能算法来辅助决策。 最后,论文通过应用实例和测试验证了框架模型的有效性。这通常包括模拟不同的环境条件,观察软件如何根据这些条件动态调整自身,以及评估调整后的软件性能和可信性是否有所提升。这样的验证过程对于证明模型的实际价值至关重要。 这个基于本体的可信软件演化框架模型为软件开发提供了一个灵活且自适应的解决方案,它强调了在开放环境下的软件可信性和动态演化能力,有助于软件系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和用户需求。该模型的应用可以提升软件的质量,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降低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