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类分析探析:从Cobweb到DBScan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2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6 收藏 93KB DOCX 举报
"实验5 聚类" 实验5探讨的是聚类分析,这是一种在统计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模式识别、图像分析和生物信息学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聚类的目标是将具有相似属性的样本归入不同的子集,确保同一子集内的样本彼此之间的相似性较高。在实践中,常使用的相似性度量标准之一是空间距离。 在WEKA这个数据挖掘工具中,提供了12种内置的聚类算法,其中包括Cobweb和DBScan两种。 Cobweb是一种概念聚类方法,它不仅进行聚类,还能生成类的特征描述。这种方法构建出一个分类树,每个节点代表一个概念和该概念的可能性描述。可能性描述反映了在特定条件下属性的出现概率,如P(Ai=V|C),其中Ai是属性,V是值,C是类。Cobweb算法通过比较新记录与现有类的匹配度,选择最佳节点进行分类。如果新记录作为独立节点的CU值更高,那么就创建新类。为了降低对记录顺序的敏感性,Cobweb采用了合并和分裂策略。然而,Cobweb假设每个属性的概率独立,这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不成立,导致对倾斜数据的处理效果不佳,且不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 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检查样本在一定半径内的邻域密度来确定聚类。如果一个样本在其ε-邻域内有超过MinPts个其他样本,那么这个样本就被认为是聚类的一部分。这种方法能有效过滤噪声数据并识别任意形状的簇。DBScan的一个关键优点是它无需预先设定簇的数量,能够灵活适应不同数据集的结构。 聚类分析在各种场景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市场细分、生物信息学中的基因分组、图像分割等。Cobweb和DBScan分别代表了基于树结构和密度的聚类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场景也有所不同。理解并正确选用合适的聚类算法是提升数据分析质量的关键步骤。
2023-03-22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