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粉碎技术对煤表面性质及超净煤分选效果的影响分析

0 下载量 2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6 收藏 599KB PDF 举报
"超细粉碎对煤表面性质及超净煤分选的影响" 本文是一篇行业研究,主要探讨了超细粉碎技术对煤表面性质及超净煤分选过程的影响。研究选择了淮南气煤(HN)和太西无烟煤(TX)两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样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ζ电位仪、比表面分析仪和微量热仪等科学工具,系统地分析了超细粉碎后煤颗粒表面的官能团、电位以及润湿性变化。 超细粉碎导致煤粒表面的亲水基和疏水基比例发生改变,这一变化直接影响到煤的表面性质。对于太西无烟煤,随着粒度的减小,其电动电位绝对值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粒度达到8.30μm时,煤粒的电负性最弱,同时润湿热出现小的峰值,这使得在搅拌过程中易于形成大尺度絮团。在特定乳化柴油用量(67.62 kg/t)条件下,分选出的超净煤灰分仅为0.68%,产率高达97.26%。然而,对于淮南气煤,随着粒度减小,电负性逐渐增强,润湿热单调递减,导致润湿性减弱。这种情况下,细颗粒形成的大尺度絮团减少,进而影响超净煤的产率。 此外,研究还发现添加分散剂可以显著降低淮南气煤在超净煤分选过程中的灰分含量,而且粒度越小,灰分降低效果越明显。这表明分散剂在改善煤粒分散性和控制絮团形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超净煤的质量。 超细粉碎不仅改变了煤的物理特性,如表面电位和润湿性,还直接影响到絮团形成的过程,从而影响超净煤的分选效率和质量。这项研究为优化煤炭处理工艺,提升超净煤产品的质量和产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实际工业应用中,应根据煤种特性和目标产品需求,合理调整粉碎粒度、搅拌条件以及添加剂的使用,以实现最佳的煤炭分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