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对象在线程同步中的应用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6 收藏 1.79MB PDF 举报
"线程与内核对象的同步.pdf" 线程同步是多线程编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旨在确保多个线程在访问共享资源时能有序进行,避免数据竞争和死锁等问题。在上一章中,我们学习了用户方式的线程同步机制,如互锁函数和关键代码段,这些方法在速度上有优势,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互锁函数仅适用于单值操作,无法使线程进入等待状态,而关键代码段虽可控制线程同步,但可能导致死锁且无法设置超时。 本章主要探讨的是内核对象的线程同步,这是一种更为灵活且功能强大的机制。内核对象包括进程、线程和作业等,它们都可以用于同步目的。内核对象的一个关键特性是它们都有一个可通知或未通知的状态,这个状态由操作系统维护的一套规则管理。例如,进程内核对象在创建时默认处于未通知状态,当进程结束时,操作系统会将其状态改为已通知。 线程同步中,通过内核对象的状态切换,可以控制线程的执行流程。比如,如果需要等待一个进程结束,可以利用进程内核对象的布尔值。初始为FA L S E(未通知状态),当进程结束时,系统自动将其改为T R U E(已通知状态)。程序可以通过检查这个布尔值来判断进程是否还在运行,或者让线程进入等待,直到布尔值变为T R U E时自动唤醒。 使用内核对象进行线程同步的一个显著缺点是速度较慢。由于涉及内核模式的切换,每次调用相关函数都会带来一定的性能开销,尤其是在x 8 6平台上,这个转换可能会消耗大约1 0 0 0个CPU周期。然而,这种损失通常被认为是值得的,因为内核对象提供了更高级别的同步原语,如信号量、事件、互斥量等,能够处理更复杂的同步场景,如条件变量、超时等待和多线程间的复杂交互。 内核对象的其他例子,如线程对象,也遵循类似的状态机制。线程对象可以被用来同步同一进程中的多个线程,确保共享资源的安全访问。事件对象则允许线程间通信,一个线程可以设置事件状态来通知其他等待该事件的线程继续执行。互斥量则提供了一种互斥访问资源的方式,确保任何时候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拥有互斥量并访问受保护的代码段。 虽然内核对象的同步速度相对较慢,但其灵活性和强大功能使得它成为多线程编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程序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权衡速度和功能,选择最适合的同步机制,以实现高效且可靠的多线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