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种植模式对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
需积分: 9 14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0
收藏 522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不同种植模式对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作者朱倩和张荣基于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背景,针对玉米(Zea mays)、豌豆(Pisum sativum)和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这三种作物进行了大田实验。他们试图通过比较单一种植(单作)与间作(如玉米/豌豆、玉米/马铃薯和玉米/豌豆/马铃薯等不同行比间作)的方式,来揭示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的动态关系。
研究发现,种植模式对于间作的综合产量具有显著性影响,这意味着不同的种植组合方式能够显著改变作物的产量表现。物种组合在决定作物生产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这表明合适的物种搭配可以优化农田生态系统的功能。然而,作者并未发现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存在一种确定性的因果关系,即增加物种多样性并不一定自动导致生产力的提升,这挑战了一些传统的生态学观点。
具体到作物特性上,与单作玉米相比,玉米/豌豆组合在所有四种间作模式下并未显示出玉米农艺性状的明显变化,但在与其他作物的混种情况下,如玉米/马铃薯和玉米/豌豆/马铃薯,种植模式对玉米株高产生了影响。豌豆单作与间作模式下,各间作模式对豌豆的单株荚数有显著差异,但其他产量性状则无明显差别。至于马铃薯,与单作相比,间作模式对其株高、单株结薯数和单株商品数都有所影响,表明种植模式在马铃薯的生长和收获特性上也有调控作用。
这项研究提供了关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种植模式对作物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影响的新见解,有助于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多样性管理和优化策略制定,同时强调了在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中需要更为细致和全面的分析。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上,对于理解和改进该地区乃至全球半干旱区域的农业生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020-02-20 上传
2020-03-03 上传
2021-05-21 上传
2021-02-10 上传
2021-06-16 上传
2021-05-20 上传
2020-03-14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weixin_38689976
- 粉丝: 6
- 资源: 924
最新资源
- Android圆角进度条控件的设计与应用
- mui框架实现带侧边栏的响应式布局
- Android仿知乎横线直线进度条实现教程
- SSM选课系统实现:Spring+SpringMVC+MyBatis源码剖析
- 使用JavaScript开发的流星待办事项应用
- Google Code Jam 2015竞赛回顾与Java编程实践
- Angular 2与NW.js集成:通过Webpack和Gulp构建环境详解
- OneDayTripPlanner:数字化城市旅游活动规划助手
- TinySTM 轻量级原子操作库的详细介绍与安装指南
- 模拟PHP序列化:JavaScript实现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技术
- ***进销存系统全面功能介绍与开发指南
- 掌握Clojure命名空间的正确重新加载技巧
- 免费获取VMD模态分解Matlab源代码与案例数据
- BuglyEasyToUnity最新更新优化:简化Unity开发者接入流程
- Android学生俱乐部项目任务2解析与实践
- 掌握Elixir语言构建高效分布式网络爬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