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发展史:实时渲染与三代基本类型详解

需积分: 49 165 下载量 10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0 收藏 1.23MB PDF 举报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件,其形成和发展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早期的计算机没有操作系统,程序员通过手动控制执行简单的任务。然而,随着计算机速度提升和外围设备增多,手工操作已无法满足复杂控制和高效利用资源的需求,催生了操作系统的需求。 1.3 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基本类型 1.3.1 批处理操作系统 20世纪50年代,General Motors研究室在IBM701计算机上实现了批处理操作系统,最初是单道系统,一次只处理一个作业。到了60年代,多道批处理系统出现,允许多个作业同时装入内存,通过中央处理器轮转执行,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然而,用户对作业的控制有限,遇到错误需通过操作系统通知修改后重新执行。 1.3.2 分时操作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于20世纪60年代为用户提供交互式体验而设计,用户通过终端设备直接与计算机交互,可以输入命令、调试程序和查看结果,仿佛拥有自己的独立计算机。这要求操作系统具有快速响应能力,让用户感觉像是在使用一台单独的计算机。 操作系统作为系统软件的基础,主要包括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三种类型。批处理系统侧重效率,适合大量、有序的任务;分时系统强调交互性和用户体验;实时操作系统则对响应时间有极高的要求,常用于需要即时反馈的场景,如工业控制或航空导航。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如CPU、内存、I/O设备等,以及调度程序的执行。它通过核心组件如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控制系统来协调硬件工作,确保信息的正确处理和高效传递。此外,操作系统还扮演了软件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将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进行分类并确保它们协同工作。 在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中,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控制系统;软件则涵盖了操作系统、编译器等系统软件,以及接口软件、开发工具和应用软件等。这些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提供了用户与机器之间无缝的交互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操作系统也在不断创新,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2024-10-10 上传
本项目是一个基于SSM(Spring+SpringMVC+MyBatis)框架和Vue.js前端技术的大学生第二课堂系统,旨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便捷、高效的学习和实践平台。项目包含了完整的数据库设计、后端Java代码实现以及前端Vue.js页面展示,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毕设学生和需要进行项目实战练习的Java学习者。 在功能方面,系统主要实现了以下几个模块:用户管理、课程管理、活动管理、成绩管理和通知公告。用户管理模块支持学生和教师的注册、登录及权限管理;课程管理模块允许教师上传课程资料、设置课程时间,并由学生进行选课;活动管理模块提供了活动发布、报名和签到功能,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成绩管理模块则用于记录和查询学生的课程成绩和活动参与情况;通知公告模块则实时发布学校或班级的最新通知和公告。 技术实现上,后端采用SSM框架进行开发,Spring负责业务逻辑层,SpringMVC处理Web请求,MyBatis进行数据库操作,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扩展性。前端则使用Vue.js框架,结合Axios进行数据请求,实现了前后端分离,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开发效率。 该项目不仅提供了完整的源代码和相关文档,还包括了详细的数据库设计文档和项目部署指南,为学习和实践提供了便利。对于基础较好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展和优化,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项目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