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源代码解读:中断、异常与系统调用
需积分: 9 16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980KB PPT 举报
"这篇资料是关于Linux内核源代码解读中的中断、异常和系统调用的总结,由陈香兰教授讲解。主要内容涉及用户态和内核态的概念,中断描述符表(IDT),中断、异常和系统调用的处理机制,以及关键指令如iret、return_from_intr和return_from_exception,还有系统调用的退出过程syscall_exit。"
在操作系统中,中断和异常是硬件向软件报告事件的方式,而系统调用则是用户进程请求操作系统服务的手段。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这三个概念。
1. **用户态与内核态**:
- 操作系统运行在两种主要模式下:用户态和内核态。用户态是普通应用程序运行的环境,而内核态则拥有更高的权限,可以访问所有硬件资源。
2. **中断描述符表(IDT)**:
- IDT是x86架构中存储中断和异常处理程序地址的数据结构,它允许CPU响应不同类型的中断和异常。
3. **中断**:
- 中断是由硬件设备(如网络接口卡、硬盘驱动器)产生的,用来通知CPU有事件需要处理。
4. **异常**:
- 异常通常发生在软件错误或非法操作时,例如除零错误、页故障等,它们也通过IDT来处理。
5. **系统调用**:
- 系统调用是用户程序安全地请求操作系统服务的途径,如打开文件、创建进程等。它们通过执行特定的“软中断”指令(在x86中通常是int指令)进入内核。
6. **iret指令**:
- iret(Interrupt Return)用于在处理完中断或异常后恢复堆栈上的上下文并返回到被中断的指令。
7. **return_from_intr和return_from_exception**:
- 这两个指令分别用于从中断处理程序和异常处理程序返回到之前的执行状态。
8. **syscall_exit**:
- 在系统调用完成后,`syscall_exit`标记了从内核态返回用户态的过程,更新必要的寄存器和状态,并继续执行用户程序。
9. **API与系统调用的区别**:
- API是一组预定义的函数接口,而系统调用是实际的内核服务请求。API可能是库函数,可以包含直接服务用户态的功能,而系统调用通过API或封装例程调用。
通过理解这些概念,开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调试涉及内核交互的程序,提高系统效率和安全性,并实现跨平台的代码移植。Linux内核源代码的阅读和理解对于操作系统的学习和开发至关重要。
2010-04-07 上传
2010-04-08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条之
- 粉丝: 24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构建基于Django和Stripe的SaaS应用教程
- Symfony2框架打造的RESTful问答系统icare-server
- 蓝桥杯Python试题解析与答案题库
- Go语言实现NWA到WAV文件格式转换工具
- 基于Django的医患管理系统应用
- Jenkins工作流插件开发指南:支持Workflow Python模块
- Java红酒网站项目源码解析与系统开源介绍
- Underworld Exporter资产定义文件详解
- Java版Crash Bandicoot资源库:逆向工程与源码分享
- Spring Boot Starter 自动IP计数功能实现指南
- 我的世界牛顿物理学模组深入解析
- STM32单片机工程创建详解与模板应用
- GDG堪萨斯城代码实验室:离子与火力基地示例应用
- Android Capstone项目:实现Potlatch服务器与OAuth2.0认证
- Cbit类:简化计算封装与异步任务处理
- Java8兼容的FullContact API Java客户端库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