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Matlab进行聚类分析的实战代码示例
需积分: 28 1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4
收藏 3KB TXT 举报
"该资源提供了一段可直接运行的聚类分析代码,使用MATLAB进行数学建模。代码中包含了生成多组数据、绘制二维散点图、拟合高斯混合模型(GMM)以及对数据点进行聚类的步骤。标签涉及到matlab编程、数学建模和聚类分析。"
在聚类分析中,我们通常的目标是根据数据的相似性将数据点分组成不同的簇。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MATLAB进行这个过程,特别是通过高斯混合模型(GMM)来实现。
1. **数据生成**:
代码首先使用`rng`函数设置随机数生成器的种子,确保每次运行结果的一致性。然后,通过`rand`和`mvnrnd`函数生成三类不同分布的数据点,每类具有不同的均值(`mu`)和协方差矩阵(`sigma`)。`mvnrnd`函数用于从多变量正态分布中抽取样本。
2. **数据可视化**:
`scatter`函数用于绘制二维散点图,展示生成的数据分布。这里创建了三个图形窗口(P1,P6,P7),分别用于显示原始数据点和后续处理的结果。
3. **高斯混合模型(GMM)拟合**:
使用`gmdistribution.fit`函数拟合一个三成分的GMM到数据集`X`。`statset`函数设置选项,'Display'设为'off'表示在拟合过程中不显示迭代信息。
4. **概率密度函数(PDF)描绘**:
`ezcontour`和`ezsurf`函数用来绘制GMM的PDF(概率密度函数)图,显示在二维平面上的概率分布。这有助于理解GMM如何解释数据的分布。
5. **聚类**:
`cidx3`是`gmdistribution.fit`返回的分类索引,它指示每个数据点属于哪个高斯分量。根据这些索引,将数据点分为三个簇(cluster1,cluster2,cluster3)。
6. **后验概率表示**:
`posterior`函数计算每个数据点属于每个GMM分量的概率,然后在三维图上用不同颜色表示各簇的后验概率分布。
这段代码是聚类分析的一个基础示例,它演示了如何利用MATLAB和GMM进行数据分组,同时提供了可视化聚类结果的方法。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模式识别、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尤其是在数据无法预先指定类别的情况下。
825 浏览量
282 浏览量
505 浏览量
1412 浏览量
108 浏览量
186 浏览量
120 浏览量

fizzking、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高速数字系统设计:互连理论与实践手册
- 微软SQL Server数据库试题与解答
- TUXEDO交易中间件概要与发展历史
- JSF实现:在客户端生成并下载Excel文件
- Keil C51编程与TKS系列仿真器使用教程
- 一周速成C#:入门教程与基本概念梳理
- C#编程详解:从入门到实践
- Velocity中文入门与实战指南
- Nero-BurningRom:轻松刻录CD指南
- IBM MQSeries基础操作与配置指南
- 三维空间中最接近点对的分治算法实现
- 微软PE文件格式详解:开发者的必备文档
- JFreeChart开发者指南:创建和理解图表
- 软件测试的艺术:揭示缺陷的关键方法
- C#编程:操作INI配置文件指南
- Eclipse 快捷键大全:提升开发效率的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