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爆炸疏散模型:优化避灾硐室与安全系数研究
17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300KB PDF 举报
"煤矿采场爆炸人员疏散模型研究"
本文针对我国煤矿紧急避险疏散体系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避灾硐室选址不合理和逃生效率低下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煤矿采场爆炸人员疏散模型,该模型以时间作为主要参数,旨在优化疏散效率和提高生存几率。
首先,研究中指出了当前煤矿中避灾硐室的位置选择往往不科学,这可能导致在紧急情况下,矿工无法迅速、有效地找到安全避难所。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在避灾路线上设立了多个备选避灾硐室,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安全避难地点,增加矿工的生存机会。
其次,他们利用最短路径法来计算巷道的最短当量长度。这个方法考虑了实际巷道的复杂性和危险性,通过计算得到一个等效的、反映实际行走难度的距离,这对于确定疏散路线和时间至关重要。这种方法使得疏散路径的选择更加科学,有助于减少疏散过程中的时间消耗。
接着,文章构建了一个名为安全疏散系数K的评估指标,该系数为tTASE/(tR+tA+D/V),其中tTASE表示从爆炸发生到安全地点的时间,tR是反应时间,tA是行动时间,D是疏散距离,V是疏散速度。这个系数可以帮助分析疏散效率,指导合理安排避灾硐室的位置,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疏散。
通过探讨安全疏散系数,文章得出了避灾硐室合理布置的范围,为决策者提供了科学依据。合理布置的避灾硐室可以大大缩短矿工的疏散时间,为救援活动赢得宝贵的时间,从而提高整体的生存率。
此外,该研究对于应对瓦斯爆炸等煤矿事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为煤矿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不仅可以改进现有的紧急疏散体系,还可以为其他类似高风险环境的人员疏散提供借鉴。
关键词涉及煤矿采场、疏散模型、避灾硐室、当量长度、安全疏散系数和瓦斯爆炸,表明本研究的核心内容涵盖了煤矿安全的重要方面,旨在通过科学的模型提升煤矿应急响应能力,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中图分类号TD77+1和文献标志码A表明这是属于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篇专业研究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文章编号1003-496X(2015)10-0228-04则为该研究的唯一标识,便于后续引用和检索。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0-07-16 上传
2020-05-30 上传
2020-05-07 上传
2020-06-25 上传
2020-05-14 上传
2020-07-12 上传
weixin_38590355
- 粉丝: 7
- 资源: 935
最新资源
- Raspberry Pi OpenCL驱动程序安装与QEMU仿真指南
- Apache RocketMQ Go客户端:全面支持与消息处理功能
- WStage平台:无线传感器网络阶段数据交互技术
- 基于Java SpringBoot和微信小程序的ssm智能仓储系统开发
- CorrectMe项目:自动更正与建议API的开发与应用
- IdeaBiz请求处理程序JAVA:自动化API调用与令牌管理
- 墨西哥面包店研讨会:介绍关键业绩指标(KPI)与评估标准
- 2014年Android音乐播放器源码学习分享
- CleverRecyclerView扩展库:滑动效果与特性增强
- 利用Python和SURF特征识别斑点猫图像
- Wurpr开源PHP MySQL包装器:安全易用且高效
- Scratch少儿编程:Kanon妹系闹钟音效素材包
- 食品分享社交应用的开发教程与功能介绍
- Cookies by lfj.io: 浏览数据智能管理与同步工具
- 掌握SSH框架与SpringMVC Hibernate集成教程
- C语言实现FFT算法及互相关性能优化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