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试卷B解析:Cache命中率与平均访问时间计算

4星 · 超过85%的资源 需积分: 10 8 下载量 14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20 收藏 161KB DOC 举报
"这是一份关于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考试试卷B及答案,涵盖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码、寻址方式、Cache性能评估以及单总线CPU内部结构等核心概念。" 在这份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考试试卷B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 指令格式设计:试题提到了一个指令格式,其中OP字段有7位,能表示120种不同的操作;M字段有3位,支持5种寻址方式;A字段有6位,用于形成形式地址。这涉及到计算机指令系统的设计,包括操作码和寻址模式的选择。 2. 寻址方式与寻址范围:直接寻址方式下,最大寻址范围是2的6次方,即64个地址。这是基于A字段的6位长度计算得出的。同时,由于存储字长为16位,因此一次间址的寻址范围是2的16次方,即65536个地址。 3. Cache性能分析:在CPU执行程序时,Cache完成了3800次存取,而主存完成了200次。这些数据用于计算Cache的命中率(H)和平均访问时间(Ta)。Cache命中率H等于Cache完成的存取次数除以总存取次数,平均访问时间则通过命中率乘以Cache存取周期加上未命中的比例乘以主存存取周期来计算。 4. 单总线CPU结构:试题描绘了单总线CPU的内部框图,涉及到了IR(指令寄存器)、PC(程序计数器)、AR(内存地址暂存器)、DR(内存数据暂存器)、Y和Z寄存器。IR存储当前执行的指令,PC用于存放下一条指令的地址,AR和DR在数据传输中起临时存储作用,Y寄存器通常用于存储ALU的一个操作数,Z寄存器保存ALU的运算结果。 5. 指令周期流程:试题要求绘制ADD(R1), R2指令的执行流程图,这是一个典型的寄存器间接寻址的加法指令。流程图会展示从读取指令、解码、获取操作数、执行运算到写回结果的整个过程。 这份试卷和答案提供了对计算机硬件基础的深入理解,包括指令系统设计、存储层次的性能评估以及CPU内部工作原理。对于学习和复习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