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提升计算思维: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实践策略

需积分: 9 5 下载量 7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3 1 收藏 250KB PDF 举报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特别是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如《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CFC)2008版,强调了大学生在计算机应用中的操作使用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操作使用能力主要通过基础课程来培养,而计算思维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则更多地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得以体现。 在教学实践中,针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如语法结构的严谨性和案例的多样性,提出了一种以“项目贯穿”、“循序渐进”和“思维训练”为指导的教学策略。项目贯穿是指将实际项目融入教学,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计算思维能力;循序渐进则是指教学内容逐步深入,从基础知识到复杂问题,确保学生逐步掌握编程逻辑和算法设计。 周以真教授定义的计算思维,强调的是理解和运用计算机科学原理去解决各种问题,包括抽象思维、问题分解、算法设计、数据结构理解和优化等核心技能。它超越了简单的编程操作,更关乎如何运用计算机工具进行创新思考,甚至将计算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在教学中,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基础,如掌握C语言编程、调试技巧,并理解算法设计和计算机如何实现算法。然后,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这有助于他们形成计算思维的习惯,学会用计算机思维去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案。 陈国良院士的观点进一步强调了计算思维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他认为这是科学发展的关键思维方式之一,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在专业领域内解决问题,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应当重视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项目、逐步提升算法理解、强调问题解决过程,以及引导学生形成计算机思维模式,以适应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这样的教学策略将有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