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盒测试技术:控制流图与逻辑覆盖解析

需积分: 11 1 下载量 1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1.41MB PPT 举报
"关于白盒测试技术,特别是绘制控制流图的相关知识" 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是一种基于程序内部结构的测试方法。它关注程序的内部逻辑,以确保代码的每个部分都得到了适当的测试。在白盒测试中,测试人员需要理解源代码,以便能够设计出覆盖各种代码路径的测试用例。 控制流图(Control Flow Graph, CFG)是白盒测试中的一个重要工具,用于表示程序的控制流结构。在绘制控制流图时,每个圆形节点代表一个或多个程序语句,处理方框序列和菱形决策框可以映射为单个节点。箭头表示控制流的方向,它们必须终止在节点上,即便某些节点可能不对应任何实际的语句。流图中的区域是由边和节点定义的范围,包括图外部的部分,这在计算覆盖范围时非常重要。 白盒测试中常见的覆盖策略包括: 1. 语句覆盖:确保每条程序语句至少被执行一次。 2. 判定(分支)覆盖:每个判断的每个可能的分支至少执行一次。 3. 条件覆盖:每个逻辑条件的每个可能结果至少执行一次。 4. 判定-条件覆盖:每个判断的所有可能的条件组合至少执行一次。 5. 条件组合覆盖:每个条件的每一种可能的组合至少执行一次。 6. 循环语句覆盖:针对不同类型的循环(如简单循环、嵌套循环、串接循环)设计测试用例,确保循环的各种执行情况都被测试到。 在软件测试的不同阶段,白盒测试有不同的应用策略,如桌前检查、单元测试、代码评审、同行评审、代码走查和静态分析。这些策略帮助开发人员和测试团队确保代码质量,遵循编码规范,并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桌前检查是开发人员在实现特定功能后、单元测试之前对代码进行的初步检查,主要关注编码规范的符合性。单元测试则针对函数、过程或类进行,确保它们的功能正确,并覆盖所有语句和逻辑。代码评审和同行评审是源代码的审查过程,旨在发现潜在问题,提升代码质量。代码走查则由独立的小组进行,通过文档和源代码的解释来检查代码。静态分析则是利用工具对源代码进行质量评估,找出潜在的错误和改进点。 在进行白盒测试时,测试人员还需要注意数据引用错误、数据声明错误、计算错误、函数参数错误、比较错误、输入/输出错误等常见问题,通过代码审查单来检查这些问题,确保软件的健壮性和可靠性。通过这些详细的测试策略和方法,白盒测试能够有效地提高软件的测试覆盖率,减少因程序逻辑错误导致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