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源代码分析:初始化详解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10 5 下载量 15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2 收藏 209KB PDF 举报
"U-Boot源代码分析:初始化" 在深入探讨U-Boot源代码之前,首先需要理解U-Boot是什么。U-Boot是一款开源的、跨平台的Bootloader,主要用于嵌入式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在系统硬件启动后加载操作系统内核。本文将基于AT91SAM9260EK开发板和U-Boot版本1.1.41,对U-Boot的启动过程和初始化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U-Boot的启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Stage1)和第二阶段(Stage2)。第一阶段的代码主要在`cpu\<cputype>\start.S`中,这个阶段的任务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正确启动。 1. **CPU自身初始化**:这一阶段会初始化CPU的一些关键特性,例如MMU(Memory Management Unit),Cache,时钟系统,以及SDRAM控制器。MMU负责管理内存地址映射,Cache则提高数据存取速度,时钟系统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频率,而SDRAM控制器确保系统内存的正常工作。 2. **重定位**:启动代码通常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如Flash)中,但为了高效运行,需要将其复制到RAM中执行。这一步骤称为重定位,它确保了代码能够在RAM中运行。 3. **分配堆栈空间,设置堆栈指针**:堆栈是程序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数据结构,用于存储临时变量和函数调用的上下文。在初始化过程中,需要为C代码分配堆栈空间,并设置好堆栈指针SP。 4. **清零BSS数据段**:BSS段包含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局部变量。在程序启动时,这些变量的值会被自动清零。 5. **跳转到第二阶段入口函数start_armboot()**:完成第一阶段的所有任务后,控制权转移到由汇编语言编写的C入口函数`start_armboot()`,标志着第二阶段的开始。 第二阶段(Stage2)的代码通常由C语言编写,包含更多高级功能,如设备检测、网络启动、文件系统交互等。在这个阶段,U-Boot会继续进行更复杂的初始化工作,如初始化串口、网卡、闪存设备等,并提供用户交互界面,接受命令行输入,最后加载操作系统的映像文件。 在AT91SAM9260EK的特定实现中,`cpu\arm926ejs\start.S`文件中给出了简化版的启动代码。可以看到,该文件包含了ARM处理器的中断向量表,以及一些全局符号的定义,如`TEXT_BASE`、`armboot_start`、`bss_start`等,它们在链接脚本中被具体定义,以便正确地管理和初始化内存区域。 通过这样的初始化流程,U-Boot能够确保嵌入式系统的稳定启动,为后续的操作系统加载和应用程序执行奠定基础。对于开发者来说,理解和分析U-Boot源代码有助于优化系统性能,解决启动问题,以及进行定制化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