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ZnS核壳纳米杆的合成与光学特性研究
需积分: 5 8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收藏 265KB PDF 举报
"Zn0/ZnS核-壳纳米杆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的研究"
本文详细探讨了如何通过溶液法在硅衬底上合成定向ZnO纳米杆阵列,并进一步利用硫代乙酰胺(TAA)辅助的硫化过程将其转化为ZnO/ZnS核-壳纳米结构。这一过程对于纳米材料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涉及到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可控合成,这在当前纳米科技领域是一个热门话题。
首先,研究团队在硅衬底上沉积了一层ZnO缓冲层,作为纳米杆生长的基础。这种定向ZnO纳米杆阵列的制备方法不仅确保了纳米结构的一致性和方向性,也为后续的核-壳结构转化提供了理想的平台。接着,通过TAA辅助的硫化工艺,ZnO纳米结构被转化为ZnO/ZnS核-壳结构。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TAA作为硫源,能够促进硫化反应并形成均匀的ZnS外壳。
利用多种表征技术,包括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人员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和形貌。XRD数据揭示了ZnO/ZnS纳米结构的晶体特性,SEM和TEM图像则展示了其微观形态,证明了ZnS成功地包覆在ZnO纳米杆外表面形成了核-壳结构。
进一步,通过室温光致发光谱(PL)测量,研究了样品的光学性质。结果显示,ZnO/ZnS核-壳纳米杆的带边发光峰相较于纯ZnO纳米杆显著增强,同时发光峰位置发生蓝移。这种增强和蓝移现象可能源于ZnS外壳对ZnO的能带结构的影响,以及核-壳界面的量子限制效应,使得载流子的辐射复合效率提高,从而增强了发光强度,并导致了光谱的蓝移。
ZnO/ZnS核-壳纳米结构因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如增强的发光性能和可控的能带结构,为光电器件、传感器和光电转换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LEDs)和光催化等领域,这种材料的潜力巨大。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能够在多个层面实现功能集成,有望推动纳米技术的创新应用。
该研究为ZnO/Zn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方法,并通过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其优越的光学性能。这些发现对于理解纳米尺度上的材料复合效应,以及开发新型高性能纳米材料具有深远的科学价值和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
2020-01-28 上传
2021-03-18 上传
257 浏览量
2021-04-26 上传
2021-03-17 上传
2021-08-29 上传
2021-08-29 上传
2021-06-05 上传
2021-05-11 上传

weixin_38535132
- 粉丝: 5

最新资源
- 实现ViewPager+Fragment仿微信底部TAG渐变效果
- C语言在Windows下的日期时间操作类实现
- VC语言获取系统进程列表的实现方法
- Android开发指南:eoe特刊23期详解
- 打造仿QQ聊天界面:带横向滑动删除的表情功能
- 在线编辑JSON格式的利器:JSONedit使用体验
- 深入浅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C#实战指南
- SQL SERVER基础操作:增删改查及视图和存储过程
- 探索74LS74系列:数字逻辑集成器件核心解析
- 批量图片下载器PictureDown的C#源码解析与实现
- 网上订餐系统源码与论文资源 - JSP/Struts/Hibernate
- 实现QQ风格下拉菜单的MFC ComBox控件
- CHAN - 深度解析JavaScript项目
- Java实现带进度条文件上传功能详解
- 开源网店系统NopCommerce 2008版本发布
- 图标合集压缩包 - icon图标资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