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理论:函数依赖与范式探讨

0 下载量 13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30 收藏 573KB PDF 举报
第六章:关系数据理论深入探讨了数据依赖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的核心作用。数据依赖是指关系内部属性之间的约束关系,它是现实世界属性间逻辑联系的抽象表达,反映了数据的内在结构和语义。主要关注的是函数依赖和多值依赖这两种类型。 1. 函数依赖(Function Dependency) - 定义6.1阐述了函数依赖的概念,它表示在关系模式R(U)中,属性集U的子集X能够唯一决定属性集Y。非平凡函数依赖(X→Y, Y⊈X)强调X对Y的决定性,而平凡函数依赖(Y⊆X)则是自明的,通常被忽略。 - 决定因素(Determinant Factor)是使Y值唯一确定的属性X。 - X←→Y表示双向函数依赖,即X既决定Y,Y也决定X。 - 函数依赖的完整性和部分依赖概念区分了Y对X的完全依赖(X→Y)和部分依赖(X→Y, Y不是X的真子集且Y↛X)。 - 传递函数依赖(X→Z)描述的是当Y通过Z间接依赖于X时的情况。 2. 码(Key) - 候选码(Candidate Key)是能唯一标识关系中每一行的最小属性集合。 - 超码(Supper Key)是指包含候选码的部分属性集合,所有非主属性都必须完全依赖于它。 - 主码(Primary Key)是从候选码中选择的用于唯一标识记录的那个。 - 外部码(Foreign Key)是在另一个关系中作为引用另一个关系主码的属性或属性组合。 3. 范式(Normalization) - 范式是一种衡量关系模式结构的标准,如第一范式(1NF)确保数据无重复,第二范式(2NF)要求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候选码,依次是第三范式(3NF),消除非主属性对其他非主属性的传递依赖,以及更高级别的BC范式(BCNF)和更高的4NF、5NF,它们进一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独立性。 4. 第二范式(2NF) - 如果一个关系模式R满足1NF且每个非主属性都只依赖于候选码,那么它属于2NF。这保证了数据的局部一致性。 通过理解这些概念,数据库设计者可以确保数据的结构清晰,减少冗余和异常情况,从而提高数据质量和查询性能。在实际应用中,遵循不同范式有助于优化数据库设计并维护良好的数据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