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概率模型:北京水资源短缺风险与应对策略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10 21 下载量 11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21 1 收藏 1.32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水资源分析领域的建模问题,特别是在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估方面。针对11年建模比赛夏令营赛题B题,该研究关注的是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与风险评估,以北京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作者王红瑞、钱龙霞、许新宜和王岩,作为在水文水资源和环境规划评价领域有深厚研究背景的专家,他们利用模糊概率理论构建了一种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模型。 模型的核心是首先通过构造模糊隶属函数来处理水资源系统中的模糊性,这有助于对水资源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进行量化。然后,他们运用回归模型预测水资源短缺的风险发生概率,这可能涉及到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未来趋势的预测。接下来,他们建立了一个融合模糊概率的综合评价框架,这个模型能够同时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和缺水影响的程度,提供了一个全面的风险评估工具。 具体到北京市的案例研究,论文指出水资源总量、污水排放总量、农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风险因素。通过实施再生水回用和南水北调工程,可以显著降低北京市在未来不同情景下的水资源短缺风险,使之达到低风险水平。 关键词包括“模糊概率”、“回归模型”、“判别分析”、“水资源短缺风险敏感因子”和“北京”,这些词汇揭示了研究的关键技术手段和实证地区。论文引用了国际上关于水资源短缺风险研究的进展,例如国外学者关注的调度模型参数的模糊不确定性以及河流水质管理等问题,同时也提到了国内研究者如阮本清、刘涛和黄明聪等人在此领域的贡献,他们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和权重确定。 然而,论文强调,由于水资源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存在随机性和模糊性,现有的研究往往侧重于随机模型或模糊模型的一个方面。因此,作者们提出建立基于模糊概率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模型,这一模型能够更全面地考虑这两种特性的影响,以实现更为准确和实用的风险评估。 这篇论文不仅介绍了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的理论基础,还提供了实际应用中的策略和工具,对于水资源管理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综合运用模糊概率、回归模型和判别分析等方法,研究人员得以深入理解水资源短缺风险,并为决策者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