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安全'2-4'模型:煤矿事故预防新视角

0 下载量 15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342KB PDF 举报
"行为安全‘2-4’模型及其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行为安全“2-4”模型是一种创新的事故致因理论,旨在解决传统事故致因链无法精确识别“管理漏洞”的问题。该模型基于组织行为学的原理,通过对事故原因进行层次化分析,以提高事故预防的有效性。在该模型中,事故原因被分为两个主要层面: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 1. 组织行为层面: - 指导行为:这涉及组织的安全政策、规章制度和战略规划,即安全文化的构建和实施。一个健全的指导行为能够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 - 运行行为:这一层面关注的是日常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包括监控、检查和评估等,确保组织的安全活动得以有效执行。 2. 个人行为层面: - 习惯性行为:指员工长期形成的与安全相关的习惯,如遵守安全规程、正确使用工具等。良好的习惯性行为能够减少不安全状态的发生。 - 一次性行为:涵盖偶尔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如疏忽、违反规定等,这些行为可能导致直接的不安全动作或状态。 “2-4”模型认为,事故的根源、根本、间接和直接原因分别对应于这两个层面的四个行为阶段。通过对这些行为阶段的深入分析,可以精准定位导致事故的“管理漏洞”或“管理缺欠”,即“行为控制缺欠”。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应用此模型能更有效地识别和预防事故。通过将“安全管理”转化为“行为控制”,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哪些行为控制环节存在不足,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通过对煤矿事故案例的研究,该模型已被证明能帮助定位关键问题,并指导制定明确、有效的预防策略。 总结来说,行为安全“2-4”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和处理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它强调了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在事故预防中的关键作用,有助于改进安全管理,降低煤矿等高风险行业的事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