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信任架构:技术解析与实战应用

版权申诉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2 下载量 1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8 收藏 2.64MB PDF 举报
"该资源是一份关于零信任架构技术与落地场景的PDF文档,由持安科技联合创始人何艺撰写。文档主要探讨了为何需要零信任架构,零信任的定义,以及不同技术方案和应用场景,并展望了零信任的未来发展趋势。作者何艺具有丰富的安全行业经验,是零信任领域的专家,参与了多项零信任产业标准和国标的制定及培训工作。" 零信任架构的引入是因为传统的网络安全模型基于边界防护,但在现代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这种边界防护已不足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安全威胁。零信任理念的核心是“永不信任,始终验证”,这意味着无论用户或设备位于何处,都需经过严格的验证和权限控制才能访问资源,以此来降低“水桶效应”带来的风险,即通过优化资源分配,提升安全能力的投入产出比。 NIST零信任架构中,主要包括策略执行点(PEP)、策略引擎(PE)和策略管理器(PA)三个关键组件。PEP负责执行访问控制,PE负责授权决策,而PA则用于策略的管理和维护。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零信任技术可以分为用户访问、7层应用网关、4层SDP应用网关和混合式部署等多种实现方式。 对于用户访问,零信任采用可信验证、动态授权和最小化权限原则,可以通过零信任Agent和零信任网关等产品进行组合应用。7层应用网关适用于Web应用,提供深度控制和审计,但不适用于所有B/S应用。4层SDP应用网关则适用于所有应用,但其控制和审计可能较弱,需要Agent配合。混合模式则结合了两者的优点,但可能增加开发和整合成本。 服务之间的零信任访问则强调服务间的认证、动态校验和最小权限原则,通常通过代理模式实现安全访问判断。这种模式允许更安全的服务调用,但随着功能的增加,开发和集成的复杂性也会相应提高。 零信任架构提供了更精细化的安全控制,适用于各种复杂场景,但其实施也需考虑到成本、复杂性和灵活性的平衡。随着技术的发展,零信任将成为企业安全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强大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