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径雷达(SAR)工作原理详解

需积分: 46 77 下载量 17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收藏 746KB PPT 举报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是一种利用移动平台上的小天线产生高分辨率雷达图像的技术。通过飞行过程中不同位置的连续发射和接收信号,SAR系统能够模拟一个大天线的孔径,从而提高空间分辨率。" 合成孔径雷达原理详解: 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工作时,飞机或卫星等载体以速度\( v \)沿着\( x \)轴方向匀速飞行,飞行高度为\( h \)。雷达天线以一定的俯角\( \theta_r \)向航线正侧方向发射无线电波,垂直波束角为\( \theta_r \),航向波束角为\( \theta_\alpha \),测绘带宽为\( W \)。最大合成孔径长度\( L_{max} \)和最小合成孔径长度\( L_{min} \)取决于飞行轨迹和天线运动。 点目标\( p \)位于与航线\( x \)垂直的斜距为\( R_0 \)的位置。当飞机在\( t = 0 \)时位于坐标原点,随着时间\( t \)的推移,飞机的位置为\( x_a = v_at \)。目标\( p \)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固定不变,即\( x_p \)和\( R_0 \)。雷达天线与目标间的斜距\( R \)可近似表示为与\( x_a \)的关系,考虑到雷达发射的相干等幅高频脉冲波,其频率为\( f_0 \),脉冲重复频率为\( f_r \),脉宽为\( \tau \)。 在分析SAR信号处理时,通常有两种假设:一是将发射信号视为连续余弦波的抽样,抽样率为脉冲重复频率\( f_r \);二是假定余弦信号振幅归一化,初始相位为零。雷达接收到的目标回波经过匹配滤波处理,这个过程相当于自相关,可以提高信号检测和定位的精度。匹配滤波理论指出,滤波器的冲激响应应是输入信号的延时镜像,这样可以最大化信号的能量,从而实现最佳探测性能。 通过收集不同位置的回波信号并进行处理,SAR系统能够重构出高分辨率的雷达图像,这在遥感、地质调查、海洋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合成孔径雷达的优势在于其不受光照条件限制,可以在夜间或云雾天气下获取地表信息,为科学研究和军事应用提供了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