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战略意义与影响解析

需积分: 50 20 下载量 19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5 1 收藏 2.67MB PDF 举报
本报告由中国东方财智兴盛之源——东兴证券的研究团队撰写,主题聚焦于“计算机行业:中国法定数字货币(DCEP)产业研究深度报告之一——‘区块链+’相关上市公司梳理”。报告于2019年10月31日发布,由分析师王健辉、叶盛以及研究助理陈晓博共同完成,他们强调了报告的专业性和严谨性。 报告背景是中国法定数字货币(DCEP)的日益重要性。随着人民币未被纳入Libra的一篮子货币,中国央行意识到保护本国货币主权的必要性。因此,中国正在加快数字货币的研发,尤其是DCEP项目,通过闭环测试验证其可行性。DCEP的潜在优势不仅在于降低反洗钱成本和增强货币政策效率,更在于维护国家货币主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战略相契合,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法定数字货币的战略意义深远,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应用可能引发新的竞争格局,被称为“货币战争”的新时代。当前的国际贸易清算体系主要依赖于SWIFT和CHIPS系统,但区块链技术催生的加密货币如比特币虽然兴起,但由于价格波动大,主要局限于小额流通。Facebook的Libra白皮书发布后,各国央行对中心化数字货币的关注度提升,发达国家担忧金融稳定,而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国家则更重视金融普惠和规避制裁,倾向于支持法定数字货币。 加密货币市场快速扩张,截至2019年9月8日,全球加密货币种类超过2650种,总市值达到2678.7亿美元,交易额庞大。然而,尽管加密货币带来了支付领域的革新,但目前它们更多被视为投资工具而非日常支付手段。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系统旨在提供一种无需第三方中介的个人对个人的交易方式,这与传统银行体系有所不同。 中国法定数字货币DCEP的发展是全球金融领域的重要动向,其对国家经济安全、国际地位以及金融科技生态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推进,这一领域将持续吸引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