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与灾备技术详解:从SCSI到异地备份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9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0 收藏 3.07MB PPT 举报
"存储及灾备技术分享.ppt" 这篇文档主要探讨了灾备技术和相关存储解决方案,包括网络层、应用层和存储层的灾备技术介绍,以及灾备实现方式和数据异地备份的方法。 首先,灾备技术分为三个层次: 1. 网络层灾备,例如IPSTOR,它在网络传输层面实现,不占用主机资源,便于管理。 2. 应用层灾备,通过在主机操作系统上安装软件模块(如VERITAS、TSM、CommVault)来实现,这种方式可能占用较多主机资源。 3. 存储层灾备,常见于存储设备内置的功能,适用于短距离灾备,距离过远则可能不稳定。 接着,文档介绍了灾备实现的两种主要方式: 1. 同步灾备,数据复制实时进行,要求主机性能高且网络带宽充足。 2. 异步灾备,是最常用的方式,数据复制存在一定的延迟。 此外,数据异地备份是一种经济型方案,适用于对业务连续性要求不那么高的应用。通过在本地安装备份软件客户端,然后在管理服务器上设定备份策略,定期将数据备份到远程存储介质上。多种软件支持此功能,如CA、BACKBONE、TSM、VERITAS和CommVault。 文档还涵盖了部分存储技术基础知识,如SCSI、硬盘常识、RAID技术、光纤通道、iSCSI和Infiniband的概述,以及SAS技术。在硬盘常识部分,详细阐述了硬盘的几个关键性能指标,如寻道时间、潜伏期、道至道时间、全程访问时间和平均访问时间。此外,还对比了SCSI和FC类硬盘,讨论了它们的接口类型、性能特点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优劣势。 硬盘接口方面,介绍了SCSI(包括SAS)、FC和IDE(包括SATA)等接口类型,以及它们的特性。例如,SCSI接口可以串联多个硬盘,适合多用户环境,而FC接口在速度上有优势,通常在SCSI推出更快的驱动器后不久才会跟进FC接口的版本。 这篇文档提供了丰富的存储和灾备技术知识,涵盖了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多个层面,对于理解存储系统和数据保护策略具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