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入门:历史、类型与资源管理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2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7 收藏 1.11MB PDF 举报
本文档是一份针对Linux内核的入门教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Linux内核在其中的作用。课程名为"Praktikum Kernel Programming",由University of Hamburg的Scientific Computing部门在2014/2015年冬季学期提供。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什么是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很难定义,但它可以被看作是硬件资源的抽象集,提供高级接口而非机器码直接操作。例如,它处理文件存储,通过资源管理功能如多路复用(资源共享)来分配CPU时间给不同的应用程序。 2. **操作系统的历史**: - 讲述了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代的真空管时代(1945-1955),那时ENIAC等大型计算机使用大量真空管,编程完全依赖于绝对机器代码,没有高级语言的概念,每个程序都会独占机器资源。 - 第二代是晶体管和批处理系统的时期(1955-1965),程序员开始编写纸上的程序,这些系统引入了专业人员分工,包括设计者、建造者、操作员、程序员和维护者。 3. **操作系统类型**: - 介绍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虽然此处未具体列举,但可能涵盖了单用户、多用户、实时、分时、网络和分布式操作系统等。 4. **Linux内核**: - 作为讨论的核心,Linux内核是本文档的重点。它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内核,提供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允许用户空间应用程序与硬件进行交互。Linux内核设计强调模块化和可定制性,使得它能够在各种硬件平台上运行,并且通过开源社区持续发展和改进。 5. **总结**: - 对整个课程进行了概括,强调了Linux内核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的关键地位,以及它如何通过资源管理和多任务处理能力提升系统效率。 通过这个课程,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特别是Linux内核的设计思想和技术细节,这对于学习计算机科学和相关领域的人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