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多视点视频编码:网络驱动的低复杂度方案
PDF格式 | 672KB |
更新于2024-08-29
| 79 浏览量 | 举报
"该资源是一篇关于网络驱动的低复杂度无线多视点视频系统编码的研究论文,由Feng Shao、Gangyi Jiang和Mei Yu撰写,发表于2009年。该论文探讨了如何在计算和存储能力有限的无线多视点视频系统中,设计出低复杂度的编码方案。"
正文:
在网络驱动的低复杂度无线多视点视频系统编码中,由于无线环境的资源限制,尤其是编码器端的存储和计算能力有限,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有效降低复杂性的编码策略。传统的Wyner-Ziv (WZ) 编码方案通过将大部分计算复杂性转移到解码器,利用侧信息重建来降低编码复杂性,但其编码效率并不理想。
针对这一问题,该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网络驱动的低复杂度视频编码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在网络的中央节点执行颜色校正、运动向量外推以及视差提取等处理步骤。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编码器端的运动估计复杂性和解码器端的视差估计复杂性。
具体来说,颜色校正有助于确保不同视点视频的一致性,减少由于传感器差异或环境因素引起的色彩偏差。运动向量外推则可以通过预测未来帧的运动信息来减少编码时的计算需求,提高编码效率。而视差提取是多视点视频的关键技术,通过提取视差可以生成深度信息,从而实现立体视觉效果,但在传统方法中,这通常会带来较大的计算负担。
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网络驱动的低复杂度编码方法在保持或提高编码效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编码和解码过程中的计算复杂性。这对于无线多视点视频应用尤其重要,因为这类应用往往需要在有限的硬件资源下提供高质量的多视点视频体验。
总结来说,这篇研究论文为无线多视点视频编码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网络集中处理部分复杂任务,有效地优化了编码流程,提升了系统性能。这种优化策略对于未来无线多视点视频传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关推荐
437 浏览量
4102 浏览量
1093 浏览量
132 浏览量
1992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weixin_38665093
- 粉丝: 10

最新资源
- MATLAB中轻松转换时间到秒的time2sec函数
- 拖拽式新闻发布系统开发教程
- 打造Android平台上的微信式图片选择器
- 仿滴滴小程序开发教程与实践
- vML框架升级发布,加强绘图功能
- 精选搞笑ICO图标文件合集分享
- 开源固定资产管理软件Fixed Assets Pro (Excel)功能详解
- nmon分析工具:将topas和nmon文件转换为Excel图表
- jQuery Dialog 实现弹出层案例详解与下载
- VxWorks技术在雷达指挥系统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 JAAS实践教程:代码示例与安全框架应用
- 掌握Android自动更新源码实现高效更新机制
- JavaScript中eject命令用于Promise事件转换
- LR_simulator:一种高性能MIMO检测算法的Matlab实现
- CCom串口通信类:操作指南与基本功能实现
- 掌握VLAN划分与DNS域名解析的网络实验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