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竞争下大学文化的战略意义:国家安全的视角

0 下载量 9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7 收藏 221KB PDF 举报
"全球竞争的文化转向与大学文化的国家安全战略维度" 在全球竞争的文化转向中,大学文化的研究和建设不再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而是与国家的战略安全紧密相连。这一转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的大学文化研究已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四种主要的研究模式。"大学文化+思政教育"型关注于通过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大学文化+高校发展"型强调文化对高校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学文化+地方社会"型则试图将大学文化融入到当地社区发展中,推动社会进步;"大学文化+地方文化"型则注重大学与地方文化的互动和融合。这些模式都体现了大学文化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如缺乏有效的实施机制、对接模式的不成熟,使得大学文化的研究与实践在与地方社会的融合过程中遇到困难,导致部分研究和尝试回归校园内部。这反映出大学文化在社会层面的影响力仍有待提高。 随着全球竞争加剧,大学文化的国家安全战略维度日益凸显。"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意味着大学文化不仅是学术和教育的载体,更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塑造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工具。大学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其文化影响力直接影响国家的文化认同、价值观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 将大学文化置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框架下,意味着需要更深入地挖掘大学文化的潜在价值,强化其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家意识的人才、保护本土文化多样性、抵御外来文化冲击、以及促进国际文化对话等方面的作用。大学文化建设应着眼于长远,既要保持学术自由和创新精神,也要服务于国家的战略需求,确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因此,未来的大学文化研究应当更加注重外部研究,探索如何更好地将大学文化与社会、国家的战略目标相结合,构建起大学与社会、国家之间的有效桥梁。同时,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需要创新思路,建立适应新环境的"融入机制"和"对接模式",以推动大学文化在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中的积极作用。 大学文化的研究和建设不仅关乎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关乎国家的整体安全和发展战略。在全球竞争的文化转向中,大学文化的战略地位不容忽视,需要我们从更广阔的角度去审视和推动其发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国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