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深度解析:SDRAM, DDR, DDR-Ⅱ, Rambus DRAM时序与技术
需积分: 13 12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8
收藏 22.6MB PDF 举报
"本文深入探讨了内存的原理和时序,涵盖了SDRAM、DDR SDRAM、DDR-Ⅱ以及Rambus DRAM等不同类型的内存技术。内容包括内存模组的物理结构、逻辑Bank与容量表示、引脚与封装、初始化、读/写时序、预充电、刷新、数据掩码等核心概念。此外,还详细分析了DDR SDRAM的差分时钟、数据选取脉冲、写入延迟等特性,以及DDR-Ⅱ的新技术如片外驱动调校、片内终结和前置CAS等。对于Rambus DRAM,文章介绍了其独特的L-Bank结构、多通道技术以及黄石技术。最后,简要概述了内存模组的相关知识。"
本文首先介绍了SDRAM的基本原理,包括物理Bank和逻辑Bank的概念,以及芯片位宽对内存模组设计的影响。芯片初始化、行有效、列读写时序的详细过程,帮助理解SDRAM的工作流程。读/写时序、突发长度、预充电和刷新机制对于内存性能至关重要,而数据掩码则提供了一种选择性地读取或忽略内存数据的能力。
接着,文章深入到DDR SDRAM,解释了其双倍数据速率的特点,以及与SDRAM的区别。DDR SDRAM采用差分时钟提高传输效率,数据选取脉冲(DQS)确保数据同步,而写入延迟则是优化写入操作的关键因素。DDR SDRAM的突发长度和写入掩码进一步提升了数据处理速度。
DDR-Ⅱ作为DDR的升级版,引入了新的操作和时序设计,如片外驱动调校和片内终结,以降低信号干扰,提升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前置CAS、附加潜伏期与写入潜伏期等优化了访问时间,使得DDR-Ⅱ在性能上有了显著提升。
Rambus DRAM部分,讨论了其特有的L-Bank结构和主要特点,如低延迟和高速数据传输。RDRAM的操作涉及初始化、命令包、写入延迟和掩码操作,同时,多通道技术和黄石技术提高了系统带宽,增强了系统的并行处理能力。
最后,内存模组的介绍虽然简洁,但仍然强调了其在系统中的重要性,是连接CPU和其他组件的关键桥梁。整个文档详尽阐述了内存技术的各个方面,对于理解内存工作原理和性能优化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2015-05-25 上传
2012-08-05 上传
2023-09-18 上传
2010-11-16 上传
2010-01-14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0o088
- 粉丝: 3
- 资源: 22
最新资源
- Angular程序高效加载与展示海量Excel数据技巧
- Argos客户端开发流程及Vue配置指南
- 基于源码的PHP Webshell审查工具介绍
- Mina任务部署Rpush教程与实践指南
- 密歇根大学主题新标签页壁纸与多功能扩展
- Golang编程入门:基础代码学习教程
- Aplysia吸引子分析MATLAB代码套件解读
- 程序性竞争问题解决实践指南
- lyra: Rust语言实现的特征提取POC功能
- Chrome扩展:NBA全明星新标签壁纸
- 探索通用Lisp用户空间文件系统clufs_0.7
- dheap: Haxe实现的高效D-ary堆算法
- 利用BladeRF实现简易VNA频率响应分析工具
- 深度解析Amazon SQS在C#中的应用实践
- 正义联盟计划管理系统:udemy-heroes-demo-09
- JavaScript语法jsonpointer替代实现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