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情绪自评测试:书面与口头执行差异研究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8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7 收藏 314KB PDF 举报
本文是一篇发表于1995年7月《心理学在学校》(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第32卷的学术论文,标题为“书面与口头执行方式下儿童社会情绪自我报告测试:执行方法有影响吗?”作者是Amy S. Walters和Kenneth W. Merrell,来自犹他州立大学。 研究背景表明,在过去的几年里,临床应用、研究和实践都在关注儿童的社会情绪评估。研究者们对于如何更有效地测量儿童的社会情绪问题产生了兴趣,尤其是关于自我报告测试(如Internalizing Disorders Evaluation Scale for Children, IDESC)的实施方式是否会影响结果。该研究特别关注了标准书面测试和由考官口头引导两种执行方法的对比。 研究设计上,139名3至6年级的学生被随机分配到书面或口头行政管理的两组中,分别按照各自指定的方式完成IDESC。研究者考察了这两种不同执行方法对内部一致性估计的影响,以及是否在统计学上或实际意义下导致平均IDESC分数显著差异。 结果显示,两个组别的内部一致性估计基本相似,这表明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学生对测试的理解和反应模式并无显著差异。根据单样本检验和效应量计算,两组的平均IDESC得分没有显示出任何明显区别。这些发现暗示着在评估儿童社会情绪时,执行方式(书面或口头)可能并不是决定测试性能的关键因素。 论文的结论强调了在儿童评估过程中,选择何种行政方法可能是次要的,至少在当前研究中没有找到显著的效果差异。这对于学校心理咨询、诊断和未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即评估工具的设计和使用可以更加灵活,不必过分纠结于具体的执行形式,而是应关注评估工具本身的可靠性和效度。 然而,研究者也指出,尽管如此,对于某些特定情境或特殊群体(如语言发展障碍或文化背景差异),可能需要进一步探讨不同的行政方法是否会产生差异。因此,尽管当前的证据支持书面和口头执行方式在一般情况下对社会情绪自我报告测试结果无显著影响,未来的研究仍需要继续探索边界条件和潜在的例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