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自适应张弦梁结构内力控制理论与应用
17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7
收藏 673KB PDF 举报
"自适应张弦梁结构的内力控制理论研究"
自适应张弦梁结构是一种先进的智能结构系统,它能够根据外部荷载的变化动态调节结构内的预应力,从而实现对结构工作状态的有效控制。这类结构的设计理念在于提高结构的安全性、效率和适应性,特别是在面对不可预测的环境负荷如风荷载、地震荷载或移动荷载时。
在罗尧治和程华强的研究中,他们首先深入探讨了自适应张弦梁结构的工作原理。张弦梁结构由上弦梁、下弦拉索和中间支撑组成,通过预应力的调整,可以改变结构的刚度和强度特性,以应对不同工况。预应力的动态调节使得结构能够自我优化,减少因荷载引起的过度变形和应力集中,从而改善整体性能。
接下来,研究者建立了结构的内力状态方程,这是理解结构动态响应和进行控制策略设计的基础。这些方程描述了结构在各种荷载下的内力分布情况,包括轴向力、剪力和弯矩,它们是分析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工具。
针对风吸作用下下弦拉索可能发生的松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内力控制模型。风吸作用可能导致拉索张力减小甚至丧失,这会严重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因此,他们构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以防止拉索松弛并确保结构的正常工作。
在处理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控制问题时,研究者考虑了荷载大小和移动速度的影响。他们将荷载空间划分为无时滞可控区域和有时滞控制区域。在无时滞区域,控制响应是即时的,而在有时滞区域,由于荷载的移动,控制反应会有一定的延迟。针对这两个区域,分别建立了内力控制模型,以达到结构最合理的内力分布状态,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算例,研究人员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理论和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这一步骤对于证明理论的可行性至关重要,同时也为未来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这项研究为自适应张弦梁结构的内力控制提供了一套理论框架和方法,不仅加深了对这类智能结构工作机理的理解,也为工程实践中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关键词涵盖了结构工程、自适应张弦梁、内力控制、风吸作用、移动荷载、时滞效应和可控区域等核心概念,这些都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
2021-06-12 上传
109 浏览量
2021-06-12 上传
2021-05-28 上传
107 浏览量
213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weixin_38537968
- 粉丝: 6

最新资源
- 简单安卓登录注册DEMO实践与学习指南
- 完整C语言教程与函数库下载指南
- 荣获国际奖项的专业PPT模板介绍
- 教务系统模拟登录APP Demo开发教程
- Android支付SDK使用指南与客户端/服务端示例
- DB2 V9 认证考试730和731资料概览
- C#实现网络打印机添加的完整指南
- renovate-scaffolder: 项目翻新用的智能脚手架工具
- 数字图像处理中的模板匹配技术解析
- NCFM海洋渔业分类数据集:8类海鱼图片识别
- 新版tinyMediaManager Mac版发布,媒体管理更高效
- 腾达W311R固件升级:原厂中继编程器新版本发布
- 学习Linux内核必备:带有中文注释的linux0.11源码
- 深入解析后端开发技术与JavaScript的结合
- GoogleMap定位系统与Web服务的高效集成
- Android设备唯一标识技术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