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解析:总量法公式与关键步骤

需积分: 21 0 下载量 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1.57MB PPT 举报
总量法公式是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的一种评估手段,用于量化某个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在2013年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课程中,杨海真教授可能以此为核心,对环境影响评价的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总量法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 ∑G排放:表示建设项目排放到环境中某污染物的总量,这是评估项目环境影响的基础数据。 2. **物料投入与回收**: - ∑G投入:反映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物料中污染物的总量。 - ∑G回收:考察哪些污染物能通过产品回收,减少了对外环境的直接排放。 3. **污染物处理与转化**: - ∑G处理:涉及污染物经过净化处理后的减少量。 - ∑G转化:考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化学反应或生物降解等转化过程。 4. **产品中的污染物含量**: - ∑G产品:考察污染物在最终产品中的残留情况,这关系到产品的环境责任。 5. **项目分析**: - 对生产工艺、资源消耗、污染源强、生态影响等进行详细剖析,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影响。 - 比较不同工程方案,如选址、规模、工艺等对环境影响的影响。 6.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确定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区和保护目标,制定调查与监测方案。 - 评估环境质量现状,以便于识别潜在的环境问题。 7. **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 - 识别环境因素和评价因子,分析主要环境问题及影响程度。 - 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和工作等级,确定环境保护要求和重点。 8. **环境风险评价**: - 识别重大危险源,评估潜在风险事故及其环境影响,并提出防范措施。 9. **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 分析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以及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 考虑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及其实施成本。 10. **环境可行性分析**: - 对整个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环境可行性评估,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准确性。 在2013年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中,这些公式和方法的运用旨在培养专业人员运用环境法规、技术导则和标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建设项目在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课程强调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面性和实用性,不仅涵盖理论知识,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