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设计:总体设计与模块划分

需积分: 50 2 下载量 4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1.38MB PPT 举报
"该资源是一份关于系统设计的课件资料,主要涵盖了系统设计的总体设计阶段,包括信息设计概述、结构图、系统设计的原则、输入/输出及人机界面设计、编码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设计说明书等内容。此外,还提到了系统设计的任务,如模块功能定义、模块划分、调用关系确定以及界面设计。资料中强调了结构化设计的工作流程,并介绍了系统设计的目标及其质量评价指标,如运行效率、可靠性、可修改性等。" 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总体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它旨在将整个系统的总任务分解成多个可管理的、具体的工作模块。这个阶段涉及决定每个模块应该执行什么功能,如何将系统拆分成这些模块,以及模块间的调用关系和数据交互方式。结构图作为一种可视化工具,用于表示这种模块化的结构,帮助设计师理解系统各部分的相互作用。 结构化设计的工作流程通常始于数据流图(DFD)的转化,通过一系列设计策略生成系统的初始结构图。然后,设计者会不断优化结构图,遵循设计原则以提升系统性能。总体设计后,紧接着是详细设计阶段,包括数据库的详细设计、编码设计、输入/输出界面(人机界面)设计以及可能的网络设计。 系统设计的目标不仅仅是实现逻辑模型,更需要考虑提高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比如运行效率、可靠性、可修改性、灵活性、通用性和实用性。运行效率的评价标准包括处理能力、运行时间和响应时间。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设计师需要为每个具体任务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同时进行处理过程设计,确保系统的高效和稳定运行。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系统设计的质量评价指标是衡量设计优劣的重要标准,它们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和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设计师需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兼顾这些指标,以创建出既实用又高效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