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地区酸雨污染研究:特征、主要离子与影响因素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9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731KB PDF 举报
"辽中地区酸雨特征及主控因子研究 (2010年)" 本文是一篇自然科学领域的论文,由张新民等作者撰写,详细探讨了辽中地区的酸雨污染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关注的重点是酸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影响,尤其是在以辽中工业群为代表的北方地区。在2007年2月至2008年1月间,研究团队利用XHARS30C酸雨自动采样仪系统收集了一整年的降水样品,以分析pH值和主要离子成分。 通过实验数据,研究人员发现辽中地区的降水pH值平均为5.15,这意味着酸雨频率高达69.4%,显著高于正常水平。酸雨的主要离子组成包括硫酸根离子(SO42-)、硝酸根离子(NO3-)、铵离子(NH4+)、钙离子(Ca2+)和镁离子(Mg2+)。在降雨过程中,SO42-、NO3-、NH4+和Mg2+的浓度随着降雨量的变化呈现U型曲线,而Ca2+的浓度变化无明显规律。 主导性的酸性离子是SO42-,但NO3-对雨水酸度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还揭示,辽中地区的酸雨中和作用主要由尘埃中的镁化合物和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氨(NH3)贡献,而含钙化合物的中和作用相对较弱。 酸雨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一个重大的区域大气环境问题,自1995年以来,因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巨大,接近当年GDP的2%。中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主要离子成分SO42-、NO3-、NH4+和Ca2+的浓度远高于欧洲和北美。近年来,中国南方酸雨区的范围保持稳定,但酸度水平在不同地区有所波动。 这篇论文对于理解辽中地区酸雨的成因、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制定针对性的环境保护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酸雨控制不仅涉及大气污染的治理,也关乎到农业、森林和人类健康的保护,因此,对酸雨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