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现51单片机1秒延时子程序解析

需积分: 30 22 下载量 9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4 3 收藏 51KB DOC 举报
"这篇内容主要讨论51单片机中的延时子程序设计,包括如何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实现不同时间单位的延时,并提供了相应的代码示例。" 51单片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微控制器,其延时子程序在很多实际应用中都非常关键,例如在LED闪烁、按键消抖、定时任务等场景。延时子程序通常是通过循环结构来实现,根据循环次数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长度的延时。 在C语言中,延时的实现通常依赖于单片机的时钟频率。给定的C语言示例如下: ```c void delay(void) { unsigned int i, j, k; for(i=100; i>0; i--) for(j=20; j>0; j--) for(k=248; k>0; k--) } ``` 这个例子中,`for`循环嵌套三次,每次循环都减小计数器的值直到其变为0。循环次数越多,消耗的时间越长。但请注意,这样的延时并不精确,因为单片机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时间取决于CPU速度和指令类型。在12MHz的晶振下,单条指令大约需要1/12us的时间,但不同指令的执行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对于更精确的延时,我们可以使用递归或分层循环来近似计算特定时间长度的延时。例如,给出的其他C语言和汇编语言延时子程序使用了更复杂的循环结构: - `DELAY5S`子程序使用了三层循环,通过预设常数值实现5秒的延时。 - `DELAY`子程序是一个简单的单层循环,提供约10毫秒的延时。 - `DL10MS`子程序调用了`DELAY`子程序实现10毫秒延时,然后重复12次得到0.1秒延时。 - `DEL`子程序通过三层循环实现了1秒的延时。 汇编语言的延时子程序,如`DELAY5S`和`DELAY`,利用了DJNZ(减1并跳转)指令,每次执行该指令都会消耗一定的时间。通过调整循环次数,可以调整延时的长度。 汇编中的`MOV @DPTR, A`用于将累加器A中的数据写入DPTR指定的地址,而在C语言中可以使用`*(unsigned char *)DPTR = A;`来实现。同样,`MOV A, @DPTR`用于从DPTR指定的地址读取数据,C语言中对应的代码为`A = *(unsigned char *)DPTR;`。 总结来说,51单片机的延时子程序设计涉及对CPU时钟频率的理解、循环结构的运用以及可能的指令级优化。对于初学者,理解这些概念和代码示例有助于提升编程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应对实际项目中的延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