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基础:从高级语言到机器语言的转换

需积分: 9 3 下载量 4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30 收藏 393KB PPT 举报
"这是一份关于编译原理的课程课件,适合初学者,由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系的葛琳提供。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编译器构造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而不局限于特定的源语言或目标机器。"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它研究如何将高级语言转化为机器语言,从而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执行。在这个过程中,编译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编译器是一个程序,它将源代码(由程序员用高级语言编写)转换为目标代码(机器可以直接执行的二进制代码)。源语言是程序员使用的高级语言,如C语言;目标语言则是机器语言,由0和1组成。 课程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理解编译器的工作原理,还包括学习如何设计和实现编译器。在学习这门课程前,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专业背景,包括至少一门编程语言的学习经历(如C语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对计算机体系结构、算法和软件工程的了解。此外,熟悉多种编程语言,如Pascal、Fortran、Java等,也将有助于深入学习。 推荐的教材有两本:一本是由陈意云、张昱编著的《编译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适合中文阅读;另一本是经典的英文参考书——《Dragonbook》(编译器:原理、技术与工具,A.V. Aho, M.S. Lam, R. Sethi, 和 J.D. Ullman合著,2007年第二版,Addison-Wesley 出版)。另外,Andrew W. Appel 和 Jens Palsberg 合著的《Tigerbook》(现代编译器实现:C/Java/ML)也是重要的参考文献,提供了影印版供学习。 通过学习编译原理,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计算机如何执行程序,还能掌握创建高效、优化的编译器所需的技术和理论,这对于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的专业人士来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