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模拟:河套灌区土壤水盐动态与作物水分生产率研究
PDF格式 | 678KB |
更新于2024-09-03
| 42 浏览量 | 举报
"河套灌区土壤水盐动态及作物水分生产率的分布式模拟,通过结合SWAP-EPIC模型和ArcGIS软件建立了一个分布式农业水文模型,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南小召试验区进行了深入研究。该模型经过参数率定和验证后,揭示了土壤水盐动态和水分生产率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作物平均蒸散量(ETa)为498毫米,其空间差异主要由地下水埋深和土壤盐分决定。葵花和玉米的地下水净补给量在生育期内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低水分生产率通常出现在地下水埋深较浅、盐度较高和砂质土壤的田块。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优化农业水资源管理、防控盐渍化和提高粮食产量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包括:土壤水动态、水分生产率、分布式模拟、河套灌区。"
本文详细探讨了河套灌区的农业水资源管理和作物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即土壤水盐动态和作物水分生产率的模拟。研究人员采用了SWAP-EPIC模型,这是一个一维的土壤水盐运移模型,它能够精确地模拟土壤中水分和盐分的运动。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ArcGIS,该模型得以实现对整个研究区域的分布式模拟,从而获取更全面和精确的数据。
模型的应用结果显示,试验区内作物的平均蒸散量(ETa)为498毫米,这反映了作物消耗水分的总量。ETa的空间差异主要受到地下水埋深和土壤盐分的影响。地下水埋深较浅的地区,由于水分易于被作物吸收,可能导致较高的ETa,但同时也可能加剧土壤盐分的积累。另一方面,高盐分的土壤会降低作物的水分生产率,即单位水量产生的作物产量。
在生育期内,葵花和玉米田的地下水净补给量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这表明不同作物对水的需求和利用效率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可能需要针对不同作物类型实施差异化的灌溉策略。此外,研究还指出,砂质土壤的田块往往具有较低的水分生产率,因为砂质土壤的保水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导致水分快速流失。
这些研究发现对于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盐渍化防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通过理解土壤水盐动态和水分生产率的空间变化,可以制定出更科学的节水灌溉措施,同时采取有效手段防止土壤盐碱化,从而保障河套灌区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这些因素如何与气候、土地管理实践以及作物品种选择相互作用,以实现更加精准的农业管理决策。
相关推荐










weixin_38669618
- 粉丝: 7

最新资源
- Ansible角色实现PHP7环境自动化部署
- 原创FLASH广告作品:大学生的创新表现
- Linux下基于librtmp的rtmq代码开发demo
- 情人节专属ppt模板下载——一吻定情浪漫风
- 深入探索:工业生产预测的数据挖掘优化策略
- OpenSceneGraph 3.4.1官方参考文档详细解读
- 士林SE系列变频器详细资料下载
- 掌握易语言源码实现注册表监控
- 掌握TamperMonkey脚本与AdBlock过滤器使用技巧
- 四大家族机器人操作全攻略:指令、手册与视频汇总
- 年终报告精选PPT模板:大气灰黑风格设计
- 英特尔视觉Fortran XE2013有效许可证介绍
- 九德松益CT-2000E变频器英文使用手册下载
- 《时代的变换》:互联网六度嬗变与新世界构建
- 追女孩子的技巧与策略全面解析
- 易语言实现评书下载工具核心功能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