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HDL设计的I2C总线接口IP核在CPLD中的应用研究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12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873KB PDF 举报
"I2C总线接口IP核的设计研究 (2004年),作者刘虹、刘洁,发表于《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主要探讨了基于I2C接口传输协议,使用Altera公司的Max+plus II设计软件和VHDL语言在CPLD中的IP核设计,以提升8位嵌入式系统的性能。"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是一种由Philips公司(现NXP Semiconductors)开发的简单、高效、双向二线制的串行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该协议最初设计用于连接微控制器(MCU)和外围设备,如今已经成为许多集成电路的标准接口。 本研究中,作者利用VHDL(Very High Speed 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编程,这是一种硬件描述语言,用于描述数字系统的结构和行为,以便在可编程逻辑器件(如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上实现。通过Max+plus II这款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工具,可以对设计进行编译、仿真和下载到硬件中。 设计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核是一种预定义的功能模块,可以被集成到更复杂的系统芯片(SoC)设计中,以实现特定的接口功能。在这个案例中,设计的IP核实现了I2C接口,使得8位微处理器(MPU)能够与使用I2C协议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从而增强系统的扩展性和性能。 论文的关键贡献在于,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的IP核能够有效工作,这表明该方法可以成功地将I2C接口与8位MPU的并行总线连接,提高了8位嵌入式系统的处理能力和效率。这种设计方法对于简化硬件设计、减少布线复杂度和节省系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I2C协议的灵活性和低功耗特性使其在嵌入式系统中特别受欢迎。它的标准数据速率可以从100kbps(标准模式)到3.4Mbps(高速模式),并且只需要两根信号线——SCL(Serial Clock)和SDA(Serial Data)来实现全双工通信。通过使用I2C接口,设计师可以轻松地连接传感器、显示驱动器、实时时钟等外围设备,极大地降低了系统成本和复杂性。 这项研究为实现高效、可靠的I2C接口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并强调了在8位嵌入式系统中采用IP核技术的优势。这一研究成果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系统设计者来说,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有助于他们在设计过程中更加有效地集成I2C兼容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