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背景影响下的植被指数控制策略及其应用

5 下载量 1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516KB PDF 举报
控制土壤背景的植被指数是遥感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徐丹丹和李文龙在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的研究中探讨。随着遥感技术的进步,植被指数作为解读植被信息的关键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如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OSAVI(修正土壤背景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和MSAVI2等,它们能够量化植被的生长状况和时空分布。 然而,遥感数据的准确应用受到诸如云层、大气条件和土壤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土壤背景,其复杂性和非线性特性使得简单的校正方法往往难以完全消除其对植被指数的影响。因此,控制土壤背景的植被指数应运而生,旨在减少这些干扰,提高植被指数的精度。 这类指数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经验公式,如SAVI(土壤调整植被指数),它通过考虑土壤信息来修正植被指数;另一类是基于土壤线的计算,例如PVI(比例植被指数)和TSAVI(土色植被指数),这些方法更加精细地考虑到土壤与光谱响应的关系。 植被指数的建立和发展始于1972年人造资源卫星的发射,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线性或非线性组合遥感数据波段,反映植被的存在、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比如NDVI凭借其广泛应用,不仅用于农业估产、反演叶面积指数(LAI)、监测干旱,还在作物生长周期预测、施肥管理决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者如任建强、刘良云、王福民等人分别利用NDVI进行了冬小麦产量预测、播种最佳日期估算以及水稻LAI的计算,证明了植被指数在农业实践中的实用性。同时,张俊华等人的工作展示了NDVI在肥料管理中的指导价值,通过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为精准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冯蜀青等人的工作则表明,通过细致的土壤背景控制,植被指数能够更精确地反映作物生长状态,为农业生产和环境管理提供更为有效的决策支持。控制土壤背景的植被指数技术是遥感科学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成果,对于提升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