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概括原理与方法:居民地选取指标解析

下载需积分: 50 | PPT格式 | 4.11MB | 更新于2024-07-11 | 48 浏览量 | 10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万地形图居民地选取指标-地图学讲义(北师大朱良老师三章)" 本文详细介绍了地图概括的概念、性质以及实施过程中四个关键步骤,即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这是地图学中的重要内容,尤其在1:10万地形图居民地选取指标的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地图概括是地图制作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将复杂的空间信息通过简化的手法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地图表现形式。概括的过程不仅仅是数据的删除或简化,而是对空间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提取和重组,以确保地图在不同比例尺下仍能清晰地传达主要信息。地图概括需保持地图内容的详细性和清晰性,以及几何精确性和地理适应性的平衡。 概括过程的第一步是分类,这是对空间数据进行整理,按照地物的属性、制图需求和图解限制进行重新分类或分级。例如,在中国土地资源图的编制中,会根据土地类型和利用状况设立不同的分类系统。 第二步是简化,根据比例尺的变化设定取舍标准,去除次要细节,只保留关键特征。比例尺概括和目的概括是简化的主要方式,前者基于地图比例尺变化进行,后者则取决于地图的制图目标和区域特性。 第三步是夸张,通过放大或强调某些符号特征,突出重要信息,这不仅服务于编图目的,也可以满足审美需求和传达特定含义。 最后一步是符号化,将简化和夸张后的信息转化为图形符号,以便在地图上清晰有效地表示出来。 在1:10万地形图居民地选取指标中,这些原则同样适用。选取居民地时,需要考虑其重要性、规模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通过分类、简化和夸张等手段,确保居民地在地图上的表现既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又能保持地图的整体清晰度。例如,小型居民点可能被合并或者不显示,大型城市则可能进行夸张处理,以突出其重要地位。 总结来说,地图概括是地图制图的核心技术,涉及对复杂地理信息的有效处理和展示。通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地图制作者可以创建出既信息丰富又易于理解的地图,满足不同比例尺和用途的需求。在实际操作中,制图者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以实现最佳的地图表现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