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 v1.2开发过程域详解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1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9 收藏 526KB PDF 举报
"CMMI_v1.2各PA解读.pdf" 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SEI(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软件工程研究所)推出的一个过程改进框架,用于提升组织在软件开发、服务提供和系统工程等领域的效率和质量。CMMI v1.2版本包含了多个关键过程域(Process Areas,PA),每个过程域都定义了一组特定的目标(Specific Goals,SG)和实践(Specific Practices,SP),旨在帮助组织实现过程的标准化和成熟。 1. 需求管理(Requirements Management,REQM) - 目的:此过程域关注于有效地管理项目和产品组件的需求,确保需求与项目计划的一致性,并识别潜在的不匹配。 - 关注点:包括需求的获取、审核、变更控制以及与RD(Requirements Development,需求开发)和TS(Technical Solution,技术解决方案)的协调。 - 实践:SG1管理需求,包括SP1.1理解需求、SP1.2承诺需求、SP1.3管理需求变更、SP1.4维护双向追踪和SP1.5识别不一致性。 - 通用目标(Generic Goals,GG):如GG2制度化已管理的过程,GG3制度化已定义的过程等,用于确保需求管理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2. 项目计划(Project Planning,PP) - 目的:建立和维护项目活动的详细计划,识别和处理项目风险,并随着项目的进展进行计划更新。 - 关注点:包括项目范围的估计、工作产品与任务的属性估算、项目生命周期定义、工作量和成本估值等。 - 实践:SG1项目估算包含SP1.1至SP1.4,SG2制定项目计划涉及SP2.1至SP2.7,如编制预算、识别风险、规划资源和相关方介入,以及SG3获得计划承诺,包括SP3.1至SP3.3,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对计划的共识。 - 通用目标:同样包括GG2、GG3,以确保项目计划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CMMI v1.2通过这些过程域的实施,帮助组织逐步建立起成熟的、可度量的质量管理和过程改进体系,从而提高项目成功率和客户满意度。每个过程域的实践都设计为逐步推进的过程制度化,从管理到定义,再到量化,最后到优化,形成一个持续改进的螺旋式上升过程。通过遵循CMMI模型,组织可以更好地控制其过程,降低风险,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