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密度和有效性指标的自适应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3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31
收藏 339KB PDF 举报
密度和有效性指标的自适应模糊C-均值算法
密度和有效性指标的自适应模糊C-均值算法是基于FCM算法的改进算法,旨在解决FCM算法中需要人为给定分类数C的不足。该算法通过利用密度指标确定初始聚类数目上限Cmax,并对有效性指标进行了改进,计算对于(1,Cmax]中的每一个c对应的有效性函数值,根据有效性评判,确定最佳聚类数。
FCM算法是基于目标函数的模糊聚类算法中最经典的算法之一,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但是,FCM算法需要人为给定分类数C,因此破坏了聚类的无监督性。针对FCM算法的不足,提出了利用密度指标确定初始聚类数目上限Cmax,并且对有效性指标进行了改进,计算对于(1,Cmax]中的每一个c对应的有效性函数值,根据有效性评判,确定最佳聚类数。
密度指标是该算法的关键步骤,该方法对聚类中心的选择有重要意义。密度指标的方法可以在全局范围内选取初始值,降低了算法受初始值影响易陷入局部最优的可能性,从而得到最大聚类个数。密度指标的方法认为每个数据点都有可能成为聚类中心,并根据每个数据点周边的数据密度计算该数据点是否有可能成为聚类中心,甚至计算成为聚类中心的可能性的大小。
有效性指标是该算法的另一个关键步骤,该方法对聚类结果的评判有重要意义。有效性指标的改进算法可以更加客观公正地评判聚类结果有效性,从而确定最佳聚类数。
该算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自动得到最佳分类数,实现了聚类的无监督性。同时,该算法也可以避免FCM算法中需要人为给定分类数C的不足,从而提高了聚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该算法可以广泛应用于特征分析、模式识别、图像处理、分类器设计等技术中。同时,该算法也可以与其他算法结合使用,实现更多的应用场景。
密度和有效性指标的自适应模糊C-均值算法是一种基于FCM算法的改进算法,旨在解决FCM算法中需要人为给定分类数C的不足。该算法可以自动得到最佳分类数,实现了聚类的无监督性,并且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技术领域。
880 浏览量
288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317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2-06-28 上传
2023-08-27 上传
2022-12-22 上传
weixin_38724663
- 粉丝: 7
最新资源
- 使用Golang Beego框架实现WebSocket即时通讯
- MATLAB中DS-BPSK调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 Android开发与Kotlin学习:项目实践与课程
- 新型语音播放端技术发布
- Spring-Boot开发的CF服务代理示例教程
- 掌握WAM实现:Hassan Aït-Kaci教程的Clojure重构之路
- JavaScript网页动态效果与图形实现指南
- Mustache-Promise:简化Mustache模板文件加载的JavaScript库
- Node.js实现的在线聊天室系统:功能全解析
- ABB变频器编程软件Drivewindow 2.95发布
- 语音报时模块1.2:最新升级版功能解析
- 掌握leetcode提交记录与黑客面试技巧
- C#混杂API实战应用分析
- Hayt:面向Clojure的CQL3查询语言简化解决方案
- Matlab开发工具:深入理解MultiWaveletTools
- HTML技术核心95要点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