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储层产水量分类与成因解析

0 下载量 4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2 收藏 576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煤层气储层产水量的分类及其成因分析。通过对煤层气储层的日产水量进行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作者将其划分为四类:特低产水煤层气储层(日产水量小于1立方米),低产水煤层气储层(日产水量在1至5立方米),中产水煤层气储层(日产水量在5至20立方米),以及高产水煤层气储层(日产水量超过20立方米)。这种分类对于理解和管理不同类型的煤层气储层的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深入研究了煤层气储层产水量高的成因,发现含水层的富水性和构造条件对高产水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含水层的渗透性强和构造活动频繁可能导致煤层与含水层的连通性增强,从而增加煤层气的产出过程中带出的水量。压裂措施作为提高储层渗透性的常用手段,也可能加剧高产水的问题,特别是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如果不慎,可能诱发或加剧水产量的增加。 相比之下,煤层气储层自身的物性,如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等,对低产水的控制更为显著。这些物性决定了煤层气的流动性和储水能力,物性良好的储层通常产水量较低。然而,排采模式,即开采过程中气体的抽取速度和方式,也会间接影响产水量,例如过快的排采可能导致储层压力下降,使含水层的水进入煤层气储层。 针对产气量不理想情况下高产水和特低产水煤层气储层的开发,文章提出了一些建议。这包括优化压裂设计,以减少对周围含水层的影响;改进排采策略,保持合理的压力平衡,防止水的过快产出;以及通过精细的地质评价,了解储层特性,选择合适的开采技术和方法,以控制产水量。 这篇研究为煤层气储层的高效开发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分类和分析框架,强调了理解储层水文特性、构造条件和开发过程对产水量控制的重要性,对于提升煤层气开采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具有实际应用价值。